第三百七十七章:借银子-《枭将》


    第(2/3)页

    更关键的是当年穆宗皇帝的名声是出奇的差,就连朝廷也不避讳将穆宗皇帝定位为昏君。作为后世大赵皇帝的一个反面教材教育后世的大赵君主。

    穆宗皇帝劣迹斑斑,向群臣借银子也是当年穆宗皇帝劣迹斑斑的事迹之一。当年萌古部族的军队围困住了京师城,国库也同样的空虚,不过那时候的空虚和今天的空虚情况又有点不同。

    穆宗皇帝在登基的时候大赵的国库可谓是库府充盈,在穆宗皇帝登基后的短短十几年间。大赵的库府便已经见底了。至于为什么见底,原因也很简单,原本丰富的财政储备全部被穆宗皇帝这个败家的皇帝被败光了。穆宗皇帝也因此获得了大赵最败家的皇帝一个称号。

    穆宗时期可以看做是大赵的一个转折点,在穆宗皇帝之前,大赵从来没有遇到过大的财政危机,只有到了穆宗皇帝之后,才断断续续地出现了几次大的财政危机。

    其间,虽然有能臣和有报复的帝王进行了中兴大赵的举措,但是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赵的颓势。

    说起向大臣借款一事,这件事情更是让大赵的大臣诟病的一件事情。

    当初在萌古部族的大军围困京师城之际,穆宗皇帝拿不出东西来犒军,这个时候穆宗再去库府找银子犒军的时候才现京师城所有的库府全部已经空了。

    没办法,几十万的大军在京师城,萌古部族的军队又在城外虎视眈眈。没有办法,在万般无奈之下,穆宗皇帝采取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惊人举措。

    这个举措就是向大臣们借银子,当时穆宗皇帝在朝会上提出这个举措的时候可谓是满朝文武皆惊。就连京师城都闹的沸沸扬扬的。

    不过好在那个时候虽说穆宗皇帝是一个昏君,但是大赵朝在天下的威望还是很高的。所以虽说穆宗皇帝丢了皇室的颜面,最终钱还是借到了。

    靠着这笔借来的钱,大赵朝廷最终挺过离开这次危机。

    但是最后的问题来了,借钱总是要还的。既然穆宗皇帝在有需要的时候向臣下借钱。在战事结束之后,群臣向穆宗皇帝讨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俗话说的好借钱容易还钱难,在还钱的时候,穆宗皇帝甩起了无赖。群臣们有灰色收入,而且灰色收入要比正常的俸禄高的多得多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只是没有人去捅破罢了,其实这也不能全部怪大臣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