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枭将》


    第(2/3)页

    这次辽军的破边入关已经很清楚地告诉了宋宇仁,他所引以为傲那银子堆出来的京师城禁军这些老爷兵少爷兵是靠不住的。想要维系大赵帝国的统治大赵帝国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那几支有数的强军。

    大殿之内群臣在已经散去,留下了寥寥无几的几个大臣留在大殿之中。

    几个人留在大殿之中,大殿显得很空旷。

    作为帝国的辅和次辅,按照道理来说,现在朝廷面对这么大的事情,徐鸿谦和吕宗成应该留下大殿中一起商讨应对的办法,但是宋宇仁并没有让徐鸿谦和吕宗成留下来。

    宋宇仁知道现在这两个人势同水火,留下他们两个不要说商量事情了。留下他们他们两个,他们两个不在大殿中吵起来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要留下来一起商量事情根本不肯能。

    为了耳根清净,也为了能够更好地想出应对当前问题的法子,宋宇仁索性下令让他们两个直接回家一边凉快去。

    宋宇仁的这个决定自然是令这两个朝廷的栋梁之臣感到不高兴,但是大赵朝廷的这个家还是宋宇仁当。宋宇仁是说一不二的,宋宇仁要他们回家,徐鸿谦和吕宗成也只能乖乖的回家。

    徐鸿谦和吕宗成走之后,大殿之内的人更少了,现在大殿之内只剩下了户部尚书苏恪以及几个户部的主要大臣。

    “苏爱卿,户部真的一点银子也没有了吗?”

    大殿之内就这剩下了几个户部的大臣,宋宇仁现在问及财政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了。直奔主题,问苏恪道。

    苏恪非常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皇上,臣刚刚把户部在京师城主要的库府全部都底朝天地搜刮了一遍,总共找到了银子也就四十二万八千六百二十一两。”

    苏恪很无奈,大赵朝历代这么多的户部尚书中,要说最难当的尚书,恐怕就是苏恪了。没有一代的户部尚书会比苏恪这个户部尚书更难当。

    户部本来是一个油水很足,人人向往的部门,到了苏恪接受户部尚书的时候。户部已经彻彻底底地成为了清水衙门。现在京师城六部之中,油水最为寡淡的衙门恐怕非户部莫属。

    勤王军大胜的消息传回京师城之后,苏恪是京师城的所有官员之中,最为忧虑的一个。苏恪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享受这份喜悦。

    苏恪面对大胜的消息心情是复杂的。苏恪喜的是辽军终于走了,北方的战事结束了,北方的子民也将免受辽军的涂炭。这是站在一个普通大臣的角度应该有的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