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惩治北凉王(上)-《枭将》
第(2/3)页
完颜圣聪很赞赏陈彦凯的这条策略,能用汉人直接征服汉人,曼舒族的勇士少流血那时再好不过。
任命俞延松为为这次征南军的副帅就是完颜圣聪在以汉制汉方略上的体现。也是第一次对以汉制汉方略付诸实践。虽说第一次实践这个方略就裁了这么大一个跟头,但完颜圣聪对以汉制汉的方略并没有动摇。他还是愿意相信这个方略是对的。
贞元十三年,曼舒族的立国表明了曼舒族已经从量变完成了一个质变,原本的曼舒族只能算一个部族。而贞元十三年移都辽阳之后,曼舒族才从此由一个部族完成了向一个国家的转变。
如果说对完颜浮慎的处置还属于曼舒族族务的范畴,那么如何处置俞延松将真正上升到国事的范畴。处理国事,自然要比处理族务谨慎。这也是俞延松求见,完颜圣聪一直将俞延松晾在殿外不见,先做出对完颜浮慎处置的原因。在处置完颜浮慎的同时,完颜圣聪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处置俞延松比较稳妥。
当初曼舒族族内的族老对就对任命一个汉人做大辽征南军的副帅颇有微词,极力反对任命俞延松为征南军的副帅,是完颜圣聪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任命俞延松为征南军副帅,现在,征南军南征失利,几乎全军覆灭,恰好给这些族内的族老们留下的话柄。
处置俞延松处置重了,归附的汉军汉人,恐有怨言,处置俞延松处置轻了,族内的族老们有意见。这个一个之君当真比一族之汗难做。
完颜圣聪至始至终没有在曼舒族族人面前提及俞延松,期间有两三个不识趣的族老想要把话头引到俞延松身上都被完颜圣聪巧妙地回避的了过去。直到天色已晚,到了不得不散会的时候,完颜圣聪这才遣散了殿内中人,告诉他们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议。
曼舒族入据辽东刚刚一年,几百年的民族隔阂不是说淡化就能够淡化的。曼舒族的族老们打心底还是排斥汉人的,这次南征失利,这些族老正好抓住了俞延松的把柄想,这实在是煽风点火的良机,曼舒族族老们没有放过的理由。
辽帝国最有权势的两个汉人,一个是陈彦凯一个是俞延松。陈彦凯身为大辽帝国的宰辅,深得完颜圣聪信任,再者陈彦凯对曼舒族这些年崛起的贡献明摆在那里。曼舒族的族老们还不至于愚蠢到拿陈彦凯开刀,杀汉人的气焰。
更重要的是,曼舒族内还没有人能够胜任辽国宰辅这一职位,辽国宰辅这把交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要由陈彦凯来做。
至于俞延松是目下辽帝国唯一一个手握重兵、拜高官、进北凉王郡王爵的人。狠狠的敲打俞延松一番,借此打击汉人,是曼舒族老世族再乐意不过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