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按照景阳郡的风俗,男子十六即可谈婚,女子十四即可论嫁,曹王孙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纪,张培问起他婚配的问题,倒也不会显得唐突。 曹王孙因为没想到张培会问这种问题,所以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淡淡地说道:“想必张兄对在下的情况应该有所耳闻,以在下之前的处境,哪家姑娘会看得上区区在下。” 张培不以为然,呲笑一声,说道:“那是他们有眼无珠,现今不同往日,曹兄开锋道笔,就犹如那鱼跃龙门,一飞冲天,前途不可限量。”稍停,喝了杯酒后,张培接着说道,“当然,道笔开锋,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反而是一个新的开始,要磨练笔力,精研书法,还要淬炼元墨。这些,均要花费不菲的财资,没有财力的支持,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闻言,曹王孙神情依旧平静,目光清澈地注视着张培,说道:“张公子向说什么?” 张培说道:“我有一个表妹,年芳二八,还未有婚配,不知道曹公子愿不愿见上一见?” 曹王孙如招雷劈,拿着杯子的手也僵在了半空,连酒水洒在袖子上都没有注意到。 张培说的婉转,曹王孙当了十几年曹氏子弟,虽然是极不受待见的那一个,但见识好歹比普通平民要多些,哪里会听不出张培话中的意思。 即使是代表景阳郡最顶级的七大世家,家族弟子当中,能开锋道笔,成为入品学子的数量那也是少之又少,往往一代当中,也就那区区数人。要知道,世家不同于普通百姓,对世家来说,一代人往往过百数。 就是这么百来号人,能通过开锋仪式真正开锋的最多也就数人,少的时候,甚至出现过无人可以开锋的情况。 因此,凡是有点心气的世家,都会花费大量的资源,去笼络或者培养资质较高的寒门子弟。 最顶级的七大世家也好,最低等的世家也罢,对他们来说,利用“不重要”的庶出子女,用来和资质不俗的寒门子弟联姻,无疑是最稳妥,效果最好的手段。 因此,只要曹王孙愿意和张培的表妹见面,就表明曹王孙同意张氏的联姻,即使见面后,因为容貌性情等因素,曹王孙反悔,张氏也会换其他庶女,甚至嫡系贵女,毕竟,张氏不是什么大世家。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