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合作-《逆水行周》


    第(2/3)页

    如此一来,若有劫匪半路袭击,位于列车车尾的押运员们可以用火铳射击试图靠近、攀爬列车的劫匪。

    与此同时,若列车内有劫匪发难,押运员可以沿着车厢内部通道前往事发车厢,协助乘警制服歹徒。

    各种确保列车安全的措施,实际上在原有的铁路运输(马车运输)已经陆续实行,但马拉列车主要以货运为主,客运较少,而且马拉列车的乘客数量不多(相对),管理起来比较容易。

    但当火车取代马匹来拖曳列车车厢,因为火车头的“力气”很大,所以列车编组车厢增多,乘客增多,管理起来难度增加。

    对此,老镖头和镖师们经过对列车车厢的观察,对拟定中的“安保制度”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除此之外,还指出一些不足。

    首先,所谓的“检查乘客行李、不许携带危险品、管制刀具及武器上车”,这种制度说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却很难,除非每个车站都增加大量人手进行检查,否则作用不大。

    说白了,这种措施防君子不防小人,有比没有好,但不指望能阻止劫匪偷带武器上车。

    其次,劫匪劫车,最好的办法是控制火车头,让火车停下来,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这样才好办事,所以,必须确保火车头(包括火车司机)的安全。

    押运车设在车尾,距离火车头太远了,一旦劫匪控制火车头,整列火车都会陷入极大的危险之中。

    第三,劫匪劫车,肯定是有心算无心,无论是乘警还是押运员,都不可能时刻戒备,所以很容易为人所趁,尤其乘警,要经常在各车厢行走,若佩戴六响子,很容易被对方抢夺,然后用抢夺来的六响子行凶。

    因此,乘警最好不要携带枪械(或者少数人拿着,严加保管),以免成为歹徒袭击的第一目标。

    第四,光靠严刑峻法、武力恐吓,吓不住亡命之徒,因为很可能亡命之徒们只打算做一次“大买卖”,然后将抢来的钱财瓜分后各奔东西,从此隐姓埋名,销声匿迹。

    对方为了求财不顾一切,不会想什么“来日方长”,甚至就不是铁路沿线地区居民,即便铁路沿线地区实行“联防”,也不可能有十足把握防住这种外来客干一票就走的劫车行为。

    第五,无论是乘警还是押运员,数量总是不能太多,因为这会增加成本,天长日久,面对居高不下的用人成本,有司迟早会裁减人手,那么安全隐患就会越来越大。

    针对这几点,镖头们给出了建议。

    一,正常编组的列车,无论客、货,押运车要有两节,一节在火车头后,一节在列车尾部,护卫列车及火车头。

    二,由镖师兼任押运员,装备火器及刀箭的镖师,协助乘警维持列车治安,紧急情况下(有人劫车),镖师有权击杀任何危及列车安全的可疑人物。

    当然,占用了两节车的“份额”,会造成列车载客(货)数下降、运营收入下降,所以有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两节车厢,由镖行付费“承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