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货太多的话,要怎么运出去呢?我也知道,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但这儿的路,实在太难修了。 古代的愚公只要移门前一座山就好了,但是你看,这青山连着青山,想要将它们搬走,恐怕没有十几代人,都不可能完成。” 这么浩大的工程,除非是政【府】下定大决心出面,否则只能是痴人说梦。 但是孟市贫困的地方多了,不止孟家屯一个地方。 孟市本身就是贫困市,哪里顾及到这儿。 交通,实在是个大问题。 如果能够解决交通问题,孟家屯背靠青山,肯定会迅脱贫的。 “所以村里只要有门路,只要是青壮力,都往城里跑,去了城里,就算再苦再累,都不愿意回来了。而孩子们呢,想要摆脱这地方,只有通过上学,考试!” 张慧望着远处的青山,伸开双臂,深呼吸了一口完全无污染的清甜空气。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大山里的东西,卖不上价。你想呀,这儿的市县生活水平本来就不高,也就只能自给自足吧。 我记得在我上学的城市,一斤人工种的干香菇就要卖十几块钱,如果是打上了纯绿色无污染,野生的品牌,恐怕要卖到五六十斤甚至更贵。 但是这儿呢,真正的野生山里货,有人愿意两块钱买,就算是高价了,通常都是一块到一块五左右被收购走。 村民们进山采摘,要冒着遇到大型野兽的危险,还要耽误下地干活的功夫,辛苦的采摘晒干。 一箩筐,大约二三十斤的样子,如果是干货,至少也要攒一个多月,但最多也就只能卖到五十块。 买买化肥种子和盐酱醋布料,基本上也就用完了。而这些野菌类是有季节性的,并非一年四季都可以采得到。” 张慧说得很有道理。 “因此症结在于,要让这些真正的山里绿色食物,卖上价!”安心总结道。 张慧也想过呀,只是她家里的条件也是普通,估计是帮不上什么忙。 “你刚才说孟家镇上,有人收购这些山里货?你知道他们都是贩到什么地方去吗?” “不太清楚,我从来没去卖过。安老师,你问这个做什么?难道你想收购?”张慧好奇的看向她。 安心突然想到了一个极妙的主意,脸上立即溢出笑容:“张老师,你说假如我出钱,专门让人运送这些山里货,从孟家屯出,到孟家镇为止,会有人愿意吗? 假如说运送一斤的货物就给一块钱,那他背上一百斤,那运一趟就可以赚一百块啦。 那假如给两块一斤,那就是两百块了,就算需要消耗两天的时间,两百块也不少吧?” 张慧眨了眨眼,还没有转过脑筋来,不知道安心这样讲的意思。 “你钱多了没地方去,就给孩子买书好了,好好的为什么要把钱给陌生人?你有什么东西,要他们背吗?” “嗨,不是,我是想到一个让村里人赚钱就业的好工作。你不是说很多青年出去打工就再也不愿意回来了吗? 那他们就算赚了钱,于孟家屯也是没有好处的,但如果这项工作,是和孟家屯有关,那他们就得在孟家屯安家落户,把这儿展好呀。” “这个道理我懂,你说的什么就业机会,就是帮人背东西吗?但你那儿有那么多东西让人家背呀?”张慧还没想明白。 安心哈哈大笑起来,指了指远处的青山,又指指她的脑袋,让她自己想。 下节是体育课,她先下去了。 她突然想到一个极好的致富办法,如果能够结合这个办法,相信说服村长加固堤坝,开渠挖沟的事情,一定可以更加顺利。 张慧仔细想了想安心刚才的话,再看看远处的青山,突然就明白了过来。 “我想到了,我想到了!”张慧也跟着跑了下来,兴奋之余又皱眉道:“可是一斤山货本身都只能卖到两块,你都给了搬运的人,那村民们赚什么?” 不是白做功吗? “再想!”安心神秘的抿嘴一笑,转身就走掉了,看着时间差不多。 她去拉了下课铃。 张慧咬着嘴唇,绞尽脑汁,但怎么都想不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