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2章 地当炕-《兵魂回档》
第(2/3)页
可大家还有疑惑,那就是这枯树在里面难道不会着吗?
不过没有人问,如果需要解释,教官会说的,所以,他们都闷头干活,既感觉新鲜,又觉得办法太土。
现代化了,干嘛鼓捣这些?又不是抗联时期,艰苦,没条件。
其实,薛郎刚来到这个同一时间,却是不同环境的大山时,也曾经有过这个念头,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怀疑渐渐淡去。
因为现代化战争也避免不了需要这种需要野外生存能力的时候,否则,在早些年,高寒地区的一次惨剧就不会发生。
那次是一个运输团,赶往海拔五千余米的军营驻扎地送给养,却被突如其来的大雪困住了。发动机因空气滤芯被风吹的雪粒糊住而熄火,并冻裂,让战士们失去了保暖的基础,最后烧轮胎,烧一切可以取暖的,依旧没能坚持到救援的到来,全团遇难。
要是那时候懂的在雪地里怎么生存,完全可以保证无一人牺牲。
也就是说,现代化,依旧要有古老的生存能力才行,用不着更好,但需要时,就可以减少损失。
都是壮劳力,又不是什么技术活,这些部队精英在薛郎的指挥下,不到天黑,一个个地强子就成型了。
带队赶往一公里开外的一片叫水冬瓜的树林,扛回一根根夏天伐倒的难以成才的水冬瓜树干和树枝,张明这才知道夏天为什么让他们只用斧头砍伐,成片的放倒这种只能做烧柴的木头了,感情就是为这会准备的。
随着一个个地火龙被塞进干柴点着,短短几分钟的浓烟冒出后,那些竖起来,超过已经跟山体大致一样的“屋顶”的烟囱冒出了火苗,且越来越大,最后,在在下面都能听到呜呜的响声,窜起一两米高,跟一条条喷火龙一般,显然烟囱着了。
这会,薛郎才解释道:“这样的烟囱能快速的干透,并被火烧的结实,虽然赶不上砖,却也不会因为受潮而导致掉皮,能用很多年。”
程卫国看着一条条火龙,赞叹了句:“智慧在民间啊,要不,竖直的烟囱还不得用土坯?不干透还不天天冒烟?”
薛郎笑道:“这是最常用的办法,还有一种就是用树条子或者榛柴扎成圆筒,外面糊上黄泥,效果差不多,而且,烟囱在早先需要隐蔽的时候,还可以顺着山坡的泥土里一直往上,几十米后,在隐蔽的枯树跟里冒出,烟气顺着二三十米高的枯树冒出,被风吹散,很难闻到味道,也找不到地强子的准确位置。”
程卫国看了看周围冒烟的这些还有新鲜泥土的地强子问道:“这就能住了?”
薛郎摇了摇头说道:“今晚露宿,明天打扫训练场地,后天才能干透入住。”
住野外?
程卫国看了眼堆积物资的位置,那里就没有帐篷,没有睡袋,露宿野外,用什么取暖?这会就算还没封冻,夜间,山里的温度也零下十来度了。
薛郎知道程卫国会疑惑,笑了笑说道:“这些人里大多经历过都天当被子地当床的日子,却不见得经历过天当被子地当炕的生活。”
地当炕?
程卫国一头雾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