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大阴谋-《唐朝明月》


    第(2/3)页

    他琢磨一阵没想出一个所以然来,长叹一声道:“先把事情具体经过与本官说说吧。”

    然后他就躺靠着,静静聆听县丞的汇报:“在大人离开大约半个时辰后,衙门就有人来击鼓,待下官接见那击鼓之人询问缘由后才知道,那位妇人的丈夫无缘无故就死了,她说她的丈夫本来是要去雅山参加封禅大典的,她丈夫高高兴兴的出去,没多久就被杀了,她当时也不知道,是隔三座屋落的邻居听到外面有一声哀嚎,出来看是她丈夫倒在血泊上,然后那邻居就急匆匆地跑来告诉她,她当时也拿不定主意,在周围街坊邻居的建议下,跑来报案,希望我们给予破案,抓到凶手为她的丈夫报仇。

    她当时哭的很凶,下官听完安慰她几句,就带着一干人前往现场查看,刚到衙门口,下官又看见有人哭哭啼啼的跑过来,也是来报案的,说的情形基本与第一个妇人所报案情差不多,没多久,陆陆续续都有人过来报案,前后共来了二十个人,有些是几个人一起来的。

    十一个坊市,十一个命案,下官当时很奇怪,立马带人前去查看,稍微调查下,并未发现什么异常,这些死者生前都比较憨厚老实,与街坊邻居关系处得也不错,不像是仇杀,下官很纳闷,做不了决定,只好找大人出马了。”

    长安县令还是慵懒地靠着,此刻的他心绪宁静了一些,整个人也冷静了下来,听到这里时,他淡淡地问了一句:“这些死者除了基本在同一时辰死亡外,可还有其他共同点?”

    县丞想了想道:“共同点倒有一个,就是他们都是要准备前往雅山参加封禅大典的···咦?大人,会不会是其他人也想要这个名额,眼红后夺了这个上雅山的机会,这些死者身上的代表牌子可都被夺走了,谁都知道,能有幸参加这次大典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不仅能见到皇上的真面目,还能与皇上直接对话,这种荣誉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也可名留家谱啊,至少日后在街坊邻里面前也可吹牛逼一回······”

    “不大可能。”

    长安县令轻轻摇摇头,眉头越发紧蹙:“若只是普通邻里为了抢夺参加封禅大典的机会,应该不会这么巧合,时辰不会这么巧合,地点也不会这么巧合,会是一连几个坊市都发生这种事,若真按你所言,这种事情该比较随机,比较懒散,不可能像如今这样,比较有规律,有预谋。”

    “这里面······”

    长安县令长叹道:“恐怕有很大的阴谋,可是···谁会为了这个阴谋而去杀那些无辜的百姓?他们仅仅只是去参加大典而已,他们只是······”

    “他们都有代表牌子······”

    他想了想,又继续分析道:“这些代表牌子被那些杀人者所夺,也就是说他们将代替这些人参加封禅大典,他们此刻就在那些百姓当中,凶手···应该就在雅山山顶!”

    “回头!前往雅山!”

    长安县令大喝一声,车夫就调转方向,策马一鞭,马车便往返回的路疾驶而去,县丞佩服的看着长安县令,大喜道:“大人真是英明,短时间内就已确定凶手的位置,佩服,下官实在是佩服!”

    长安县令的脸上并没有多少喜色,他还是一脸忧愁,先不说这些案件哪怕成功破后该如何向上面汇报,单单眼前情况也不容乐观,就算猜测出凶手就在雅山山顶,但如何辨别凶手?如何找出谁是真凶,这些都足以令他头痛了,总不能把所有参加大典的百姓都抓起来询问吧。

    现在他就有些后悔当初选派这些代表时为何没有作登记,可仔细想想,又觉得没有什么后悔的,哪怕登记了,也只是一个人名而已,至于此人究竟长什么样,他照样不知,至于背景更不用说了,普通百姓也就那样的背景······

    “咦?把他们都抓起来,一个个询问,参加大典的人基本都是坊长,把他们的资料调出来,逐一核对背景,比如,他是家里的谁,家里有几口人,他在家中的地位,如果他是坊长,那他所管辖的坊市有多少人,坊市里都有谁谁,他家的邻居有谁谁,邻居家有几个孩子,小名分别叫什么···很多啊。”

    长安县令这般想后,忽然觉得要查出幕后凶手还是有可能的,可是···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该如何抓这些人归案,现在可没那么多时间啊,皇上正在开封禅大典,此刻忽然冲到皇上面前说要抓这些百姓代表回去查案,你说皇上会同意?若是龙颜一怒,自己的人头岂不落地?

    唉,哪怕有方法了,此刻依然无法破案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