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林凡的用心-《唐朝明月》


    第(2/3)页

    要是无法阻止这次蝗灾,不知又有多少家庭被催散,不知又有多少孩子像二愣子一样无奈沦为乞丐,由一个自由的孩子到乞讨为生的无奈。

    二愣子的啰嗦,二愣子学自己话语的样子,总算让林凡的心情不会那么郁闷,想法也开朗了些。

    抵达安阳里时,安阳里的庄户们对于林凡这次的归来又多瞅了几眼,以往他回来时只是看一眼,这次他们的目光落在马车后面的一车鸡鸭上。

    一位坐在屋檐下上了年纪的大爷看了这一幕,摇摇头长叹一声,如今这后生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啊,搞学问也不好好做学问,学人家当什么庄户,一车鸡鸭都肥得流油了,还买回来养,人家都是买回刚出生不久的鸡鸭,你是倒好,买回都可以宰杀的鸡鸭,这是闲口袋里的铜板太多了么……败家子啊。

    安阳里多数人都有这位大爷这般想法,对于林凡的养鸡鸭这一计,他们觉得并不怎么高明。

    别人怎么看林凡不在意,他的父母爷爷也都质疑他的这一做法就让他的心里有些不舒服,于是他只好提前把自己送鸡鸭回来的目的与家人说了。

    “这些鸡鸭真的能灭蝗虫?”父亲一听到有灭蝗虫的方法又惊又喜,近来他与安阳里其他人一样,被田里的蝗虫给累得半死,每天去田里抓都抓不完,第一天看起来少了,第二天又恢复到原来模样,似乎会变法术似的,死而复生。

    “这种办法不妥吧,我们也将家里的鸡鸭赶去田里,虽然它们吃了一些蝗虫,可稻谷吃得更多,这样下去蝗虫没被吃光,稻谷却被吃光了,不行啊凡儿,我们已试过这方法了。”

    “娘,我送来的这些鸡鸭与家里不同,这些鸡鸭可是受过训练的,它们只对蝗虫感兴趣,对稻谷不感兴趣,也就是说,放到田里,它们只吃蝗虫,不吃稻谷……这样的办法已是孩儿能想到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最好的方法了。”

    爷爷凑过来狐疑地问道:“还能训练出这样的鸡鸭?只吃蝗虫不吃稻谷,爷爷活这么久都闻所未闻啊,鸡鸭哪有不吃稻谷的道理,凡啊,你不会在骗爷爷吧。”

    林凡含笑道:“孙儿哪敢骗您呢,爷爷不信,孙儿这就证明给您看。”

    爷爷立马就来劲了,丢下依然在等下棋的大耳,笑呵呵的跟在林凡后面,一家人一起向自家田里走去,田里车进不去,鸡鸭只好由火麟儿和父亲各挑两筐。

    到了自家田里,在林凡的吩咐下,二愣子就一起帮忙着把已经叫得发慌的鸡鸭放进稻田里,这些鸡鸭刚出来还四处满地找,没多久可能闻到那股熟悉的味道,鼻子立马凑过去,见到绿油油的叶子上爬有几只蝗虫,立马欢喜得往死里啄,吃光这一片的蝗虫,又把嘴伸向另外一处,吃得忘乎所以。

    爷爷似乎不相信眼前所见,眯着眼凑到那些鸡鸭经过之地,又用那布满岁月痕迹的手用力捏了捏几棵稻穗,依然饱满如初,叶子上的蝗虫却一只不剩,哪怕那些刚孵出来的卵也消失了。

    看到这样的一幕,爷爷才乐呵呵的笑起来,摸着林凡的头大夸一番,父母也很高兴,尤其是父亲,蹲在那里,瞅着自己辛苦摘培的稻穗又如往年一样鲜嫩,喜悦之情难以言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