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清明-《唐朝明月》
第(2/3)页
看他吃一口就偷偷瞅一眼前面的里正的样子,显然是在偷吃了,也不知是谁教的,祖宗没吃的东西一个小辈就先吃上,没大没小!
林凡鄙视的瞅了一眼就收回目光,他可不想让人知道小胖的行径是自己教的。
几乎每家每户的车上都有孩童相随,大人是借清明这个节日让孩子们知道以后该如何孝顺,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大部分大户人家在这天并不会强留家里的丫鬟仆役过节,通常都会给他们两三天或者一天的假期回家祭祖。
前段时间雅玉乡被卖为奴的孩童基本都回了家,他们在父母身边叽叽喳喳说着在大户人家的生活,有快乐也有辛酸,当然,大人心里都清楚,辛酸居多,孩子多说快乐之事只是不想让大人难过。
很多母亲揽着自己儿女一路上都在说教,林家这边就没这回事,林凡和小雪都很乖巧懂事,大人不用怎么操心。
杜牧《清明》诗里的“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在这里看不见,周围都是热闹的景象,热闹中,林凡又看到了来自天理里的妇人,她的车上只有一个儿子,被她卖给王家的女儿没有回来,旁边一个多嘴妇笑呵呵的问妇人:“小竹他娘,你家巧巧怎么没回家呀,王府没放假吗?”
妇人笑了笑回道:“王府忙呐,巧巧能干王府需要她,抽不开身。”
多嘴妇道:“还是你有福气啊,能把闺女卖到像王家这种大户人家,我就没这命喽,小儿在一个小官家整天挑水呢,唉···命苦啊。”
妇人笑得很开心,很得意,昨天她去过王府询问能否让巧巧回家过个清明节,因为周围邻居的小孩都回了家,自己巧巧并未回来,所以她就上门询问下原因。
她没想到巧巧这么能干,诺大的王府居然离不了她,王府管家又给了她三贯钱,说对巧巧很满意,要把巧巧买断,以后就是王府的人了,妇人不能再见,从此巧巧生是王府的人,死是王府的鬼,妇人仔细想想这与嫁入王府没什么区别,于是很快就应承下来,捧着三贯钱乐呵呵的回家了。
一个闺女卖了七贯钱,这在雅玉乡算是最高的价位了,妇人很满意,天理里一个大姑娘出嫁还没有这么高的礼金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