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白四十七章:只此一家-《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2/3)页
陈方运苦笑道:“白兄弟,别掉书袋了,本将看的书还没一页,哪里听得懂你在说甚么!”
白通榆也笑了,他引用的是《鬼谷子》一书中的第一篇《捭阖》的开篇,若是真的想要******的,这本《鬼谷子》是必看的。这本奇书所揭示的智谋权术的各类表现形式,被广泛运用于内政。外交、战争等领域,若是只读圣贤书而不读《鬼谷子》,那这个人在官场上必定是碌碌无为的。
白通榆也不解释,他引用这句话,想说的就是,所谓太平盛世,不过是世人误解罢了。盛极转衰,是历代都逃不出的怪圈。
白通榆看着忙碌着的众多喽啰,意味深长地说道:“在下是元绶年间出山的……”
听了这话,陈方运突然明白了。为何白通榆要出山了。元绶年间,黄河水灾频发,各地灾民甚众。若不是元绶年间,有范仲淹丞相撑着。恐怕各地民怨四起,在所难免。后来范仲淹去世,先帝驾崩,杨太师执掌朝政,更是乌烟瘴气,繁华中隐藏着危机。一个不慎。盛极转衰的状况又会再现,就像前朝黄巢起义一样,虽然没有像正史一样干掉了大唐,可也让前朝一蹶不振,才让陆家取而代之。
要不是陆承启异军突起,以雷霆手段肃清朝纲,赈济百姓,广开商路,再设恩科,恐怕大顺境内已经乱象丛生。或许不至于亡国,但民不聊生是肯定的。若此刻再有图谋不轨的,像鬼谷传人那样的居心叵测之徒从中搅动天下大势,或许真的就让他们成事了。
要知道,先前禁军、厢军是怎样糜烂,陈方运是一清二楚的。就连梁山水泊的水贼都剿灭不了,指望他们平乱,还不如让他们别去添乱好。要真的烽火四起,恐怕朝廷就得调动边军勤王。可这般一来,那些契丹人又岂会放过入侵大顺的天赐良机?
想到这里,陈方运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心道:“万幸小皇帝有如此手腕……”
白通榆却没有再说什么,两人陷入了沉默之中。等了小半个时辰,那些喽啰总算是把这些年搜刮来的金银财宝搬上了船,白通榆才一收羽扇,说道:“将军,走罢!”
陈方运却没有任何动作,而是正经地问道:“白兄弟,此去你有什么打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