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赶路-《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2/3)页
苏轼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秦大郎说得很有见地。梓州路多山少田。大多农户都为富户佃农,为了生计鬻儿卖女亦能说得过去。不如我等乘船直下夔州,这夔州多平地良田,人丁亦不少,或能探得出些许端倪来。”
众人以他们俩唯首是瞻,如此分析之下,所有人都无异议。能省略掉梓州路,少了一路的明察暗访,工作也要少上许多,能早日回京交差。皆大欢喜。
众人合计之后,原路返回梓州,想顺着涪江水而下,直入嘉陵江。由嘉陵江入岷江,最后汇入长江,到达夔州。这时代,赶路还是水路好走一些。若是官道,梓州路如此多山,花个一两月。都未必能走得出梓州路。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急赶慢赶,天黑之后,还是离梓州城有很长一段距离。天色将黑之际,众人总算找到一间乡间野店,一问之下,只有三个下房了。没办法,这二十余人,为了不露宿野外,还是将就着挤了挤。
苏轼进了房间,掌起油灯之后,拿出笔墨纸砚,开始写奏疏。当然,这本奏疏他不是立即呈交给陆承启的,而是有了结论之后,才通过监察司上报。
在苏轼写奏疏的时候,在外面吃食的秦明走进来,说道:“大才子,今晚我同你睡了。”
苏轼头也不抬,说道:“那我睡床上,你睡地板罢!”
秦明苦笑道:“我抱着店家给的草席,你说我睡哪?”说罢,就在地上铺起草席来。苏轼瞥了一眼他,继续写着奏疏。
秦明突然说道:“刚刚吃饭的时候,见到了几个来者不善的人,都拿着刀斧。看模样,像是江湖中人。大才子,你的性命这么金贵,要不要再叫多几个弟兄进来?”
苏轼写字的手顿了顿,说道:“你这秦大郎,心疼你的弟兄就直说,编造甚么江湖中人,吓唬谁啊?我苏子瞻虽然不通武艺,但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秦大郎,你也未免太小看人了。”
秦明被苏轼识破用心,嘿嘿一笑,说道:“我去叫人,苏大才子稍安勿躁,嘿嘿……”
说罢,打开了房门,正想出去的时候,外面突然响起一阵吵闹之声。秦明一惊,掩着房门向外望去,却见那些个豪客似乎闹起酒疯来了。吓得那店小二,叫苦连天,管又不敢管,只能祈祷上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