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以功名论圣贤?-《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2/3)页

    陆承启不是圣人,做不到先天下而后家人。他只能先家人,后天下。家事都处理不好,国事又怎么处理?圣人都说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个递进关系,前提条件都没达成,后面的想必也不会取得什么成绩。

    龙辇再次缓缓转动起来,沿途百姓又开始自发地山呼万岁。大顺正统的名头,至此才算是深入人心。只因此时国泰民安,百姓都还有口饭可以吃,所以没有那么多其他的心思。

    待得回转皇宫,剪彩一事,已经用去了两个多时辰,此时已经到了午时。用过午膳之后。陆承启开始处理政事了。却不知道此时的长安城里的报馆,那些个主编、撰稿人开始纷纷口伐笔诛,不为驰道,只为讥讽张载。

    这事情。陆承启也是第二日才知道。

    那些最新的报纸送到陆承启龙案上的时候,陆承启一看,登时皱起了眉头。此时大顺对于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一般都是很蔑视的,不然也不会有落第秀才,不第秀才等说法了。可没想到这种矛盾。居然被他接见张载一事,引爆了出来。

    今日的报纸,除了《大顺民报》、《商报》之外,全都是抨击张载沽名钓誉的,这让陆承启异常惊愕。驰道这么好的东西,在这些报纸上只占了一点点的篇幅,张载一事,却成了他们的头条。

    “怎么会这样?”

    陆承启百思不得其解,待得认真看下去,总算明白了。古人对于功名的认可,大大超乎了陆承启的想象。一个没有功名之人,被尊为圣贤,你叫其余的读书人怎么想?这不是说,人人都是圣贤了吗!

    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导致了这样的后果,陆承启始料不及。

    没办法,解铃还需系铃人,陆承启连忙派出内侍前往皇家大学,请张载过来,询问一番这事怎么处理。陆承启其实对于功名一说,有些不以为然。就好似后世的学历一样,学历高证明你受过了高等教育,可不一定代表你的素质就高,思想境界就高。相反,一些没读过书的人,通过自学,他的素质不一定比高学历的人差到哪里去。书籍的作用,就是教化万民。通过读书,大家都是受到古圣先贤的教诲,那就是说人人能成贤成圣。既然如此,有无功名,很重要吗?

    内侍所持的令牌,乃是陆承启特地授予的通行令牌,能乘坐应急有轨马车。不到一个时辰,便把张载从三十余里之外的皇家大学,请到了皇宫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