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廷议春闱-《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2/3)页

    吴显祉一躬到底,说道:“陛下仁政施展以来,加上清除官吏之中腐肉,吏部后备官员已经捉襟见肘。特别是户部需求过大,会算术的后备官员已然全无。臣听闻九日后是春闱,便拟了一份所缺官员清单,请陛下过目。”

    陆承启把吴显祉呈上来的官员清单粗略看了一遍,不得不说古代繁体字的识别难度也还是有的,要是这人的书法不好,那就更要命了。陆承启看了一下,对缺哪些官员了然于胸之后,朗声说道:“礼部尚书,何在?”

    礼部尚书冯承平急忙出列,说道:“臣在。”

    “朕只想问你,试卷印得如何了?”

    冯承平恭恭敬敬地说道:“已把常科进士科,诸科,包括五经、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科一并印完,只是陛下尚未出题,臣不敢干涉。”

    陆承启被这些科目弄昏了头,他原本以为只有进士一科而已,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科,一时间愣了神。他只是一个重生人士,并不通晓古代典籍啊,这下可装过头了。

    陆承启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冯卿果然办事认真,只是朕只出进士一科题目,其余题目,则劳烦礼部诸卿共同参详了。”

    冯承平愕然,原本以为陆承启已经拟好题目,准备印发了,没想到人家根本没有准备。好在冯承平机灵,知道陆承启不明白春闱考试科目,以至于自己闹了笑话。其实礼部也有备份的题目,这时候恰好派上用场,也不用怕。

    而这“五经、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又是什么科目呢?“五经”指的是西汉确定的五部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三史”指《史记》、两《汉书》和《三国志》,可以理解为史科的专科考试,“三礼”指十三经当中的《周礼》、《仪礼》和《礼记》,可以看成是礼学理论的专科考试,“三传”指《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可以看成是经部史书的专门考试,“明经”指全部经书的统考,可以看成是传统经学训诂类的考试,“明法”是法学考试,“明字”是字学考试。陆承启实在是太小看古代科考了,任何一科状元,都是有真才实学的,非读书天才不能考中。要不人们怎么说,状元郎都是天上文曲星?只是这些人只会读书,待人接物就差得多了,这也是有那么多不识五谷官员的缘故。

    陆承启也知道自己出了洋相,微微蹙眉,问道:“可有算术一科?”

    冯承平回道:“启禀陛下,本朝科考,并无算术一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