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难民-《明初放逐》


    第(2/3)页

    “娘亲,我没事,还带回一位先生”,小女孩上前冲妇人笑道。沈越心下大窘,自己年龄应该不至于称为先生吧,不过想到自己后世生活无忧,虽然十三四岁却有些高大,即使穿越过来这些天却也吃得丰富,长得白嫩,自然不同于这些古人。穿越过来总得有个身份,也就就坡下驴连忙上前拱手道:“晚生沈越,是从河北逃难过来的,幸得小姐搭救”。

    妇人见沈越说话和气,举止虽然怪异倒也没放在心上,轻声答道:“多谢先生带小女平安归来,平兰,快给先生倒些水来”。

    沈越见这一家都是有些瘦弱,估计很长时间没吃饱过了,便取下家当,准备烧火做饭,笑着要请她们先饱餐一顿。

    那个叫平元的小男孩兴奋都凑上来帮忙,姐姐平兰也从洞外抱着一罐溪水倒进锅里。水烧开放入些保存的野菜,鱼笼早上走得急忘了带,只能继续吃面粉疙瘩汤了,沈越又狠心削了一个红薯进去,人命要紧。

    尽管沈越做饭的手艺有些差劲,但一顿热呼呼的面汤却让三人吃的兴起,交流也就多了起来。沈越很快便了解了现状。

    此时是元末明初洪武十二年,这里地属永平府魏县,大概是后世唐山附近,沈越大学时有唐山同学,稍微了解一些当地情况,只能估计大概位置。

    明朝几次北伐,元军大多溃逃至蒙古,但也有部分跑到辽东,便有一些元兵时常南下劫掠,这次路过这里,村民们逃便进深山躲避。

    妇人名叫王氏,夫君叫平书文,祖上曾经在元朝当过县官,后虽逐渐没落,却在村民中不甚受欢迎,一家进山后所带粮食不多却得不到乡民的接济,平书文半个月前冒险回村想取些埋在家里的粮食,却至今未归。

    村民们见元兵久未退走便又南下逃亡,只剩王氏带着姐弟平兰、平元守在山洞等待平书文归来。平日靠挖些野菜充饥。昨天平兰见母亲病重,便想趁夜回村寻找父亲,顺便回家找些米粮带回来。不料险些被元兵抓住,逃亡中正巧遇到了沈越。

    沈越不禁佩服这位大胆的小女孩,更庆幸自己这些天在荒野中烧火做饭竟没引来元兵。明白了眼下所处的境况,沈越有些唏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