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告别-《血海孤狼》
第(2/3)页
“我们在金山卫大捷,你不觉得日本人的反应太过奇怪吗?什么消息都没有。”陈绍宽道。“上个月底委员长就做了迁都重庆与抗战前途的报告。现在仅仅是为了打给洋人看、打给九国公约会议看才在上海坚持。海军在金山卫的布置也是要服从于陆军在上海坚守大局的,你可不要以为金山卫会一直守下去。”
陈绍宽这话等于是在给脑子有些发热的陈季良浇冷水。确实,金山卫大捷,包括日海军在内,预估消灭日军两个半师团,大约六万余人,可这并不能改变整个淞沪会战的局势,只能延缓上海失守的时间。五个半师团已经顶的很辛苦很辛苦了,现在日军受此重创憋着一口气,国内的又在紧急动员,再来几个师团上海七十万国.军不得不撤。陆军一撤海军必撤无异,还捞什么军舰啊,在日本飞机底下运出那几十门舰炮才是真的。
“建康号就让她晚上出海去福建吧。她也能开到二十多节,走两个晚上,一个晚上到温州,再一个晚上到宁德,就在宁德那边掩藏起来吧,等潜艇回来再配合行动。”陈绍宽说出海军部的安排,这也深思熟虑的。本来建康号倒可以去广东,但那毕竟是第四舰队陈策的地方,派过去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潜艇那边什么情况?明年年中能交船吗?”陈季良愁的只想抽烟,可想到陈绍宽不喜欢烟味,拿到手里又放下了。
“潜艇……”陈绍宽摇了摇头。德国现在有两条线在向他报告,一条是李孔荣,另一条是造船厂督造官王致光。之前德国海军不肯派训练艇给海军学员,陈绍宽颇多担心,不想李孔荣一出院就解决了。造船厂那边因为是全额付款,倒没有什么问题,可李孔荣写来的报告对此却不容乐观,他认为现在中日在德国的主持下进行调停,调停时期德国不会有什么异动,可调停失败,德国就不得不要选边了,以希特勒和国社党倾向,他们自然是选择日本。至于亲华派的陆军、外交、银行能支撑多久,就要看冯·勃洛姆堡元帅会不会被国社党搞下台了。
李孔荣上月出院,上月就写了这份全面论述中日德三方关系的报告,陈绍宽这几天正在看。虽然他没有说德国人肯定不会交艇,可其中蕴含的意思却是调停结束后,中德关系将有一个大转折,这次德国很可能应日本的要求拒绝交艇。
“难道绍盛不能和德国多做交涉,争权把潜艇接回来?”陈季良刚才被泼了冷水之后倒也清醒了过来——海军很快就要看不到海了。现在他唯一的期望就是两艘潜艇回来,届时与宁海号一起划归第1舰队,破交也好,海军重建也好,最少他手里还有几条船。
“绍盛再有本事,他也就一个人。德日是盟友,他一个人的作用能比得上整个日本的作用?”陈绍宽反问道。“他无非是在钻一些可以钻的空子罢了。一艘航速只有二十多节的宁海就让日本海军全体出动、满大洋搜捕,那两艘最新式的远洋潜艇,又会让日本人如何?日本人肯定会想方设法破坏的。”
陈季良此前放下的烟终于点着了,陈绍宽当即把窗户推开。十一月的南京已经很冷,风吹进来让人浑身一寒的同时神情也一震。急急的抽了好几口烟,陈季良才把烟在那个干净的可以看出人影的烟灰缸里掐灭。见他的烟抽完,陈绍宽又伸手要把窗户关上,陈季良道:“还是不关吧,冷一冷也好。”他说罢又道:“厚甫,那以后海军会怎么样?不说我们没钱,就是我们有钱也没办法拉出一支舰队来和日本人打。”
“你问我,我问谁去?”陈绍宽叹了一口气。“宁海破交只是为重建做准备,最少我们手上现在已有一艘可以改造成航母的邮轮,一艘油船、一艘货船。另外就是资金多了不少,龙田丸上虽然没有找到什么黄金,可那些货还是值些钱的,这些都是重建海军的基础。海军要想重建,没有国府的支持是不可能的,绍盛是说有可能,可我没有看到这种可能。”
“那就让绍盛回来啊!”陈季良道。“潜艇要是德国人不交船,他呆在德国有什么用?”
听陈季良要李孔荣回来,陈绍宽也笑:“绍盛的二房就要生了,两人却没有成婚。他也想回来,可外交部不让啊。他现在正协助委员长特使蒋百里对德交涉中日停战调停事宜,根本就回不来。再说,他回来又能怎样?他在德国潜艇的事情还能想些办法——万一就像他说的,德国人打仗需要大量的钨砂,我们一次**付五六千吨钨砂,然后德国人又同意放行了呢?他回来那潜艇就彻底没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