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访清(七)--天津-《雄起澳洲》


    第(2/3)页

    他就在定海城看到,经常有百姓当着清国官员的面,跪地磕头。如若慢了或态度不恭谨,还会受到官员的责罚。

    这和大明处处平等与尊重,形成天壤之别。

    且清国的官员在处理命案时,也令人咋舌。比如判定男女二人是否通n。官员根本不用调查取证,就命人割下这两人的头颅,泡在水里。如果面面相对,则通n成立,反之,则另有冤情。

    如此粗暴浅陋,还能成为管理者,实在令人费解。

    而且他所见的普通清国人,大多破衣烂衫,瘦得像竹竿似的。住着低矮的窝棚,贫穷至极。路边的弃婴死尸,也都屡见不鲜。给他的感觉就是,清国人大多精神麻木,对旁人的性命,漠视至极。

    如不是亲眼所见,他都很难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文明古国。

    在族群关系上,他也注意到。清国的满人总是高人一等,可以随意欺压汉人,殴打汉人。处处透着不平等,处处透着歧视。

    根本不能和大明和谐的族群关系相比!

    所以他的脑海里,对清国的印象只有贫穷、落后、野蛮、无礼。

    心里想着这些时,船已靠了岸。

    和定海城差不多,这些士兵稀稀拉拉的位列在港口两旁。举着落后的长矛,戴着铁桶似的头盔。零零落落的旌旗随风招展,好像随时都能被风吹走。

    周围还站着大量神情木然的民众,就那么静静的站着,一动不动的,和雕像差不多。

    这样的欢迎场面,总让人觉得诡异。

    马戈尔尼毕竟是搞外交的老人了,知道清国派这些士兵过来的原因。无非是宣扬国威,让他们知道清国的军力罢了!

    只是这样的军队,无论是从军姿还是武备,都不及英国的一根手指头。

    像现在,稍稍有些实力的国家,都大规模装备火枪。特别是大明,制造的火枪性能最好,质量最优。

    可这清国,貌似还停留在黑暗的中世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