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方的报纸也纷纷开始关注即将开始的奥运会和世运会,论开幕式的规模和规格,前者与后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中国第一个超大型体育场,刘暹用了记忆中十分深刻的这个名字,有八万张座位,加塞的话,轻轻松松上十万,一点也没问题。 世运会有盛大的表演。不仅是中国文化,还有东方其他国家和东欧、美洲的歌舞,有似乎十分高逼格的各国运动员代表入场仪式——体育场外的广场上,随着一国运动员的入场。也同时间升起一国的国旗,奏国歌或是代表歌曲。等等的一切,绝逼的高大上。早了三天的巴黎奥运会的入场仪式,与北京世运会比起来,就像是土的不能再土的土老帽! “这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人民生活富足,有着丰富的物质和娱乐生活。用中国人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的同时,也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皇帝的眼光十分的超远。”《莫斯科红星报》的记者叶戈罗夫用笔写下了今天一天喧闹过后的感慨。 精神文明建设,包含了教育、文化、科学、娱乐、卫生、体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中国第四届内阁的第二年被正式的提出来的。北京世运会的比赛场地无与伦比的宏伟和正规,可这些却绝不是单纯的为今天这一场比赛而建设的,这些比赛场馆本身就是中国人运动生活的一部分。 或者说,世运会的出现除了奥运会的刺激以外,余下的就是中国的体育运动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和影响力,这是食物在发展到瓶颈之后必须做出的突破。 “不容易啊!”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突破,可想而知这里民众物质生活上的富裕了。叶戈罗夫想起了自己的祖国,想起了莫斯科。那里……,也有精神文明建设,大段大段的穷党理论教育和宣讲如果也算是精神文明的话,那么莫斯科也是有建设的。可莫斯科更缺乏的是物质上的,geming战士精神硬如钢铁,两日不吃饭一样会耳朵呃爬不动。 叶戈罗夫的家在莫斯科,作为红星报的编辑,他的生活在莫斯科已经能排入中等了。但在战争最困难的时候,一家四口人的口粮,一天也只有一俄磅。黄油、牛奶和肉类,一个星期的配额都只够一家人一顿吃的。那时候为了孩子着想,叶戈罗夫的妻子不得不拿着面粉去换土豆和红薯,再或者是用肉类、罐头去换硬邦邦的黑面包。 一俄磅只有400克出头,叶戈罗夫一家人有四口啊。可这已经很幸福了。那时很多莫斯科的普通市民,每人一天只有一个红薯,要不就是两个土豆。 现在莫斯科的粮食危机当然缓解了,战争的阴影已经退下了么。但物质生活已经谈不上富裕。叶戈罗夫手中有卢布,但在莫斯科的国有百货商店里根本卖不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所以来中国的路上,他在中俄边境城市逗留了整整两天,购买了5000卢布的商品,并托运火车送回了莫斯科。这是家中全部的继续,可钱在换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再多的钱也只是一捏废纸。 俄罗斯物资最丰富的地方不是莫斯科,而是中俄边境口岸!——因为大批的走私物品会出现在这里的地下市场。整个莫斯科政权笼罩的土地里,地下市场有很很多多,但能够提供任何一种大量货物的市场只有这些边境城市存在。他们跟中国人直接挂钩,或者本身就是中国人在搀和。不管多么大的需求都能轻松吃下。 与叶戈罗夫一样感叹中国的富饶的还有巴拉圭人。30年前结束的三国同盟战争——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对阵巴拉圭一个国家。这场血腥残酷的战争几乎造成一个国家的灭亡和种族的灭绝。巴拉圭人损失惨重之极,不仅失去了大片国土——巴西和阿根廷瓜分了巴拉圭约11万平方公里国土,其人口也从战前的52万多减少到不足22万,其中成年男子不到2.8万,战后的巴拉圭,满目疮痍,土地荒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种生产活动均由妇女承担,社会经济长期无法恢复。 所以,在中国人进入美洲事物之后,巴拉圭是第一个向中国靠拢的南美国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