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暹在举国上下的威望,可能真的不逊色于红朝太祖多少。但是整个朝廷,整个政府的威信和公信力,比之红朝开国时期差的就太多了。简体字推广工作还有的时间要用。 倒是汉语拼音和普通话普及工作展开的很好。出现已经小二十个年头的汉语拼音早就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先学拼音的孩子一年能认识1000个以上的汉字,后学拼音的孩子只能认识600多个。而不学习汉语拼音的孩子一年能书写二三百个汉字就是不错了。几乎是一半一半的向下差。 还有那些标记了拼音的课外阅读书籍,一年下来,学拼音的孩子课外阅读量能够达到5万字,而不学拼音的孩子只有1万到1.5万字。 拼音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同时国家各处的图书馆也采用了拼音的编序和检索方法,工作效率很是提高了许多。这比那偏旁部首和笔画来编序可好多了。它是最受读者欢迎的检索方法。据一个图书馆统计,在同等熟练程度的条件下。过去按汉字笔画编排1000张书签的时间,按拼音字母可以编排3500张;过去按笔画查200种书名的时间,按音序可以查700-750种。总之,编排书签和使用书签查书的效率都提高了至少三倍。而且,由于拼音字母的规律性强,不易排错,在同等熟练程度的人员操作的时候,编排的错误率能减少了70-80%。 就是1885年出版的《新华字典》,就第一次加入了汉语拼音检字法,受到了一致好评。江南之地诸多的文人墨客也没在这上面起嘀咕,原因刘暹很清楚。汉语拼音等同朝廷现今提倡的官话——普通话。 刘家的新秦,可没有什么南直隶、北直隶,没有什么南京官话做国语,一切以普通话为准。而对于诸多的文人墨客们来说,不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官话,是很丢人的事情。所以汉语拼音在南方推广很快,简化字则相对缓慢的多。 刘暹又不准备用强硬手段,就只这么一点点来了。最多到下一任内阁的时候,修改一下新闻法,规定所有出版书籍、报刊、文字等等,一律要规范用字。是的,规范用字! …… 吉尔吉斯山下。 一个去年夏天才新设立的县,一个全县人口都没有五万人的县。 这是一个崭新的县,却也是一个复杂的县。因为这里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五万人口,有当地的吉尔吉斯土著,有些许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南疆的国人,占了总人口将近四成的汉人,上万名从建设兵团中出来的旗人和原汉奸,现在他们被统一归类为满人。放到一百年前,能成为一个满人在大清朝可是有个大说头的,那叫做抬旗!是一族人的光荣。可现在,那只是说明他们不配再为汉人了。 然后就是万里迢迢从东面大汉上送过来的几千和族人。和族——这是新秦帝国对国内那些愿意归化的日本人确认的民族命名。本人是准备叫倭人的,刘暹也打算这么命名,结果被手下劝阻了。‘倭’这个词虽然是小日本的老号,但确实不好听,文意不好。如此命令的话日本人可谓是一种折辱,中国没必要这么做,也不应该这么做。这些愿意归化的和族人可都是为新秦立下过功勋苦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