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阿拉木图的南面是天山和吉尔吉斯山。北面是巴尔喀什湖怀抱的巨大沙漠,东面是坚固的阿拉套城防线和一系列的伊犁河防线,西面一被隔断,那对至今还留在阿拉木图地区的小两万俄军来说,那是致命的伤害。 在阿拉套山,在伊犁河。俄军有一处接着一处的阵地、工事、防线来面对国防军。可在他们的背后,那叫片甲皆无,国防军能一路畅通的杀到阿拉木图。 总数超过三万人的国防军杀奔而来,阿拉木图处在一片混乱之中。 江布尔山,国防军南下第二陆军驻扎地。 刘暹指挥部队停留在了这里,不再继续向东,因为再往东去就是楚-伊犁山了。刘暹只需要第二陆军驻扎在江布尔山,就能让俄军锋芒在背。 阿拉木图方面在这次局势变动之中的应对很缓慢而无张。刘暹带领部队从巴尔喀什南下到江布尔山,用了六天的时间,阿拉木图竟然没能形成一次上规模的变动。看看现在阿拉木图俄军的军事布置跟七天前的军事布置有什么不同? 变化只在于阿拉木图多出了三千多俄军,多出了两千多民兵。前线各处俄军分别减少了一个连队到一个营不等。俄国人这样的应对简直让刘暹好笑。而且一天、两天,刘暹停兵江布尔山都三天了,俄军的军事布置还依旧半点没变。 刘暹知道他在江布尔山跟俄国人耗不起。阿拉木图的军需储备至少能让两万俄军支撑上半年作战,他举兵占据楚河平原,进抵江布尔山,更多是给俄国人精神层面的打击。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队,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也会惊慌、恐惧。 刘暹可不愿意在江布尔山白等上半年。特别是阿拉木图的俄国人这么愚蠢的情形下。所以他需要进一步把部队压到库尔图河去。那里是伊犁河的一条支流,距离阿拉木图不超过百里距离。 但是江布尔山与阿拉木图间隔六百里,中间还有一道四百五十里的楚—伊犁山,想要压到库尔图河,且不让俄军跑掉,刘暹就必须分兵两路。 第四天,刘暹带领**立旅和第四师一个旅从楚-伊犁山北麓向库尔图河挺进;石东来就领着第四师的余部,从楚-伊犁山南麓向库尔图河挺进。 若阿拉木图的俄军指挥官是一个有着一定军事水准的将领,刘暹还会担忧他能迅速集结起全部俄军,对着南北任意一路,发起猛攻。那样,刘暹即便能拿下阿拉木图地区,彻底收回当初前清丢掉的土地,也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毕竟伊犁河流域是俄军的布置重点,一处处阵地中炮火众多,其中还有一些是大口径重炮。俄国人要是‘舍得一身剐’了,国防军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但之前十天里阿拉木图的应对法子,让刘暹彻底杜绝了这一顾虑。 五百里地的楚-伊犁山,刘暹南北两路部队就算走上十天,以俄军指挥官的水准,他也不可能将各阵地防线的俄军都集结一处。他们对面的国防军也不是傻子,不可能眼睁睁看俄军空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