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父子公孙三状元-《穿越1862》


    第(2/3)页

    瞿家家主就是这位清峻的老夫子——瞿秉渊。

    现在瞿家的瞿秉清、瞿启甲叔侄在外地做官。瞿家的家业也渐渐从土地转移到了纺织业上,这些年收获丰厚。所以,瞿家是常熟为数不多的几家历经改朝换代,依旧富贵荣华的家族之一。是翁氏的铁杆盟友!

    如今翁家是常熟在官场上的代表人物。翁同龢已经坐上了监察院副院长的位置,还同时兼任着监察院的副总监,在整个监察院中也是仅次一把手的二号实权,待到这次换任后,不说做上监察院的一号,地位肯定也会更牢固。

    瞿家的瞿秉清、瞿启甲叔侄。现今仕途顺从,多有受翁同龢的照应。

    铁琴铜剑楼这个文雅之地,由是也成为了翁家一系人员聚会议事的地方。因为这里人流触入大,不引人瞩目。又主要是文雅之地,即使被旁人诽议了,都能推倒说是文人聚会。

    不过今日的书楼却没有什么聚会,楼下和前楼往来的人虽一样多,但没人会做这里大声喧哗的。瞿秉渊这间房子听不到一点杂音,周围安静得只听见茶水在炉子上翻花吐泡的声音,真是安静清闲到了极处。

    看书的老夫子突然放下手中的书卷,侧耳听听,就听见脚步踩在楼梯上的咯吱咯吱的声音。“哦,是仲渊先生?近来身体可好?”

    老夫子看到来人后,立刻站起了身来。这可不是因为瞿家在官场上要靠着翁家,而更是对眼前之人表示的尊重。

    人常说翁家是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父子公孙三状元。这三状元中的最后一个状元,就是在历史上名声不显的翁曾源翁仲渊。他是翁同书次子,咸丰六年由监生恩赐为举人,同治二年中状元。可惜身体不好。改朝换代以后,人也就彻底的淡薄官场仕途之心,回到了常熟故居,擅长画花卉,乡里得片纸以为宝。【张之洞就是翁曾源那一科的探花】

    翁曾源长得英俊潇洒,容貌出众,当时年仅二十多岁,中状元后,人称“美状元”。

    据说,他的辞官并不是真的身体不好,而是因为现在在拘禁中衰老沧桑的慈禧。

    当时咸丰逝世还没几年,慈禧单独召见翁曾源。以李商隐的《无题》后最著名的两句出题让他对上联。用“灵犀一点有心通”来表明自己心迹。按照诗词格律,一改就成为“彩凤双飞无身翼”。“无身翼”在太后面前说是大不敬的,再一想,灵犀,有心;彩凤,双飞,这是什么意思呀?翁曾源不敢往下想,呆若木鸡的跪在那儿。

    最后翁曾源猫着腰倒退这出了大殿,背脊早已冷汗湿透。回到家,第二天翁府就传出了美状元突发狂疾的消息,随之翁曾源上书辞官。慈禧恩准。

    当然,这绝对是传言。翁曾源虽然体弱多病,却也在官场打浑了好多年,历官翰林院修撰、国史馆纂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