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上,卡拉卡瓦今日上午九时,已经乘坐火车来京。两日后可到!” 年节就在眼前,卡拉卡瓦一世从他刚刚抵到没几日的上海动身北上,刘暹也正在‘受训’的烦恼之中。 自己真要疯了! 接过侍从递来的电报,刘暹扫了一眼,就扔到一边。然后四名礼仪师傅再次涌了上来。 卡拉卡瓦一世在上海这几日是要接受新秦派出的两名礼仪官指导的,刘暹在北京更要接受这方面的教导。他对此根本无甚了解,连当年登基大典都很简了的就办了。然后不管是越南也好,还是朝鲜也罢,都是属国,礼仪好应付。卡拉卡瓦一世却不一样,这是外国元首,从来没在大中国文化圈范围里出现的一名国君,礼仪绝对不能等同于藩属。刘暹就只有受苦了! 没办法。中国的礼仪在变更,中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变更。 两汉时,诸侯王或一年一朝,或数年一朝,或长期滞留京都,没有严格的制度。同姓诸侯王来朝,常以家人之礼相待,有时燕饮言谈还不大讲究君臣礼数。 唐《开元礼》有藩主来朝礼。由通事舍人引导藩主自承天门至太极殿阁外。鼓乐齐奏,皇帝即御座。藩主入门,亦用鼓乐,乐止,藩主再拜稽首行礼。侍中宣读制书,宣敕命,引藩主升坐,劳问藩主。 明代设会同四夷馆,负责接待藩国及外邦使节。朝贡之日,文武百官在殿内两侧侍立。朝贡后,礼部官员奉旨赐宴于会同馆。除朝见皇帝外,还要在东宫朝见皇太子。 清初对一般藩使亦沿用明制。 那个时候中国有实力也有底气视藩主为臣下,来见中国皇帝,你就要遵循中国的礼仪。下跪是理所当然的。 可现在呢?晚清对西洋各国使节的礼制逼格不停地在下降。 还好刘暹没在1900年以后穿越,八国联军与满清达成协定后,各国进一步要挟清廷更改礼仪,提出各国使臣会同觐见。必在太和殿,一国使臣单独觐见,必在乾清宫;递交国书,必由清廷派舆轿接送。由皇帝亲自接受;设宴乾清宫,皇帝必躬亲出席等。这他娘的只是使臣,不是国主元首亲到。 中国皇帝什么时候在外国人递交国书的时候,要派舆轿接送,由皇帝亲自接受;设宴乾清宫。皇帝必须躬亲出席? 所以这次会见卡拉卡瓦一世,一切礼仪礼制都必须玩新的,且中国对卡拉卡瓦一世规格视为‘国王’,礼仪等同藩主,而不是视为‘皇帝’,等平相待。这点也必须跟卡拉卡瓦一世说明白了,别到时候闹的不愉快。他要不愿意,就从上海直接去南洋吧! 当然,礼制这东西绝不仅限于刘暹接见卡拉卡瓦一世的这一节口,更多地还是迎接卡拉卡瓦一世入住国宾馆的规程、奏乐。对卡拉卡瓦一世下属的安排,对夏威夷使团的安全保卫工作。总之很复杂的。 年节一天比一天接近。中国对新年佳节的庆贺,绝对不低于西方人对圣诞节的期望。早在腊月中旬,满北京的酒楼、旅馆、商铺外就开始张灯结彩,红彤彤的灯笼遍街都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