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暹很快就能在zn海装电灯泡了,他当然要来石景山看一看!这个专利可是很有价值的。 王闿运受不了这样的空气,刘暹也没感觉意外。 北京是什么空气?这又是什么空气?而且宛平工业区这一块土地明显就能让人瞧出不对来。 “空气太浊了是吗?”刘暹淡淡一笑,“半个世纪前的伦敦就是这样的天气。所以伦敦被叫做雾都。堂堂大英帝国的首善之都也是如此的环境,为什么?那是因为这是工业的力量!” 宛平工业园区除了纺织厂外,对环境污染最厉害的就是橡胶厂。并且总体因素考虑,这么点污染远算不上真正地污染。如果把这个工业园迁移,用不了三五年宛平就会恢复往昔模样。这自然不算刘暹认知中的那真正地‘污染’。 “父皇,王先生,听说英国是城里面脏乱,乡村整洁。他们的贵族和富豪,都喜欢住在乡下。而且他们的城市还分富人区、中产区和贫民窟的。” 刘盛过了年又长大了一岁,身高接近一米五,看起来不是九岁的孩子,而像十一二岁的少年。留着一头长发,身上穿着汉服,和一样一身汉服,在一旁安安静静的坐着的姐姐刘梦瑶,就像是古画中走出来的一双少男少女。 精致的汉服穿在他俩的身上,很得体,没一点的违和感。而刘暹是穿军装更为精神。 “哦,大皇子知道外国的工厂区和贫民窟?”王闿运很乐意跟刘盛多接触接触。 “报纸上看到的,内刊上也见了不少。” 这个内刊是刘暹学天朝的举动,里面罗列了大批帝国主义列强的黑资料。虽然给刘盛看的内刊都是经过特意裁减的。 年纪不大的刘盛很有皇长子的自觉性。对于自然之类的知识虽然很感兴趣,但始终将之放到次要地位。对于数学更是很头疼,他的成绩在成均公学年级段里只能排到五六十名左右。刘暹对成均公学控制很严格,第一次考试后,刘盛全班第四名,全年纪第四十二名,成绩榜一张贴出来,除了已经受到刘暹示意的教师以外,小伙伴们都吓坏了。但这些小孩背后的大人们,立刻就通过这件事嗅到了刘暹的意思。 刘盛对国学也一样不感兴趣,但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在国学上下点劲,这点上很不易。刘暹是放任他自己去学,倒是皇后常常管教一二。刘盛不大的一个孩子,现在最喜欢的就是白话文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系列丛书。那删减版的内刊,在他眼中更是一本故事书…… 刘梦瑶在一边遐想着什么,眼神都放空了。“电灯,钨丝,什么是电灯呢?”(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