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同样的时间里,新疆,伊利。 边防军指挥部中,新疆军区司令员王国胜埋头书案,一遍遍推敲着自己的布局。 东北开战了,这压力就全倾斜到西北头上了。 他和副司令员董福祥分别坐镇南疆、北疆,一个在伊利,一个在喀什噶尔,全都在万分警惕着对面俄军的动静。 阿拉木图,这个插进伊犁河谷的城市,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时刻能够给伊利驻军致命一击。 自从第一次中俄战争结束,考夫曼饮弹自尽,俄国人就从新把土耳其斯坦总督区的政治中心转会了奥伦堡。阿拉木图作为军事重地,已经存在了十二个年头。 俄军长期在这里驻守有重兵,就是俄土战争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这里的守军也没少过三千人。如此也给了当初的满清王朝和现在的大秦很大的压力。 不管是前清的金顺,还是现在得王国胜,都在伊利布置重兵。并且在图斯池一线和巴尔浑岭的素玉克,乌孜别里山口,修筑碉堡、阵地、交通线路、永久性混凝土工事等。 现在中俄战争打响,俄国人在东北当然不会是秦军的对手。可在西北,秦军的综合实力却要远逊俄军。后者毕竟在中亚已经经营了几百年,那奥伦堡、鄂木斯克等地,军火军需工厂一应齐全。运输压力远小于中国于新疆。 刘暹也没指望新疆部队能干净利索的吃掉来犯的俄军。但刘暹要求王国胜,一定要尽可能地坚守国土。 …… 乌孜别里山口。 一座要塞式的防御工程已经接近了尾声。 一年多的修筑时间,这座要塞放到欧洲根本不合格。但这已经是新疆秦军尽最大的努力了。 乌孜别里山口是中国与中亚之间萨雷阔勒岭上的重要山口。原名碑博乌孜别里,柯尔克孜族语“马鞍”的意思,因山口像马鞍而得名。山口地处萨雷阔勒岭的山脊线上,有小路通过,谷中有时令河。海拔普遍在4500米以上。 气候严寒缺氧,冬季大雪封山,一年中只有6~10月份适合人畜通行。山口东面是我方境内,西边是俄军的控制地。是由帕米尔高原腹地进入我国喀什的重要通道之一。 也因为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超高的海拔。这座小要塞的规模和修筑时间才会那样的不成比例。 平日里驻兵一个大队。九月中会陆续撤下大半守军和全部的劳工,山口只留下一个加强中队守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