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尊重日本的领土和主权完整-《穿越1862》


    第(3/3)页

    如今的洛门镇是从一片瓦砾之中从新立起来的,整个西北都在休养生息当中,并且当初汉中的兴盛也着实分去了洛门镇的一点气数。如今这里还是一个普通的农业镇。战火可以毁去这里的手工业、人口,但毁不掉这里的田地和河流。

    整个镇子有一千来口人,姓薛的占有一半。如今可是冬天了,秋粮早就交了,而且今年的秋粮明明收的就比往年更多,现在又要来征粮。镇子里的大户和老人都聚集在镇上新建的祠堂里,一群人开会商议着。这是薛家的族长亲自领头召开的议会,三四十口人聚在一起也算是密密麻麻了。

    族长薛景书已经年过半百了,在这个时代这是绝对的老人,尤其是在西北。薛景书为人还是不错的,挺善净,不管是对薛家的同族,还是对外姓人,都很不错。所以在镇子里有威望。“诸位友邻亲朋,这次请大家过来想说的是最近官府征粮的事情。咱们到底是交还是不交!这大清朝肯定是完了的,咱们头上的辫子不知道啥时候就该剪掉了,但多军门对咱们有大恩德,多军门的恩德也就是大清朝廷的恩德,咱们要不要报呢?老朽是拿捏不准,决定不下。今儿请大伙来,就是商议商议这事儿。”

    洛门镇是宁远的重镇,对官府了解最多,反抗的事情也不需要薛景书多说,官府给洛门镇定的人头一斗,也就是一百一十担粮食,可实际上一百二十担粮食能把税吏打发走,就已经烧高香了。

    而一百二十担粮食,对于休养生息中的洛门镇来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薛景书话音儿才落下,人群里就已经有人喊道:“这官府收了秋粮不算,冬天也要纳粮,税定成这样子,咱们要是还跟大清朝,岂不是要饿死?”

    “冬天那么冷,没了粮食,俺家可咋过冬啊。”

    “这两年宁远的天都要被官府刮的高三尺了。俺不交!”

    反对者嚷嚷出声,支持者也说话了,他们的话就只有一个名字——多隆阿。

    “多军门对咱们有大恩,人不能忘恩负义。”

    “就是。多军门的大恩德不能不报。咱们洛门镇水田多,家家户户粮食比别地要多,再交一斗,忍忍就过去了。”

    “等到秦军打过来了,俺第一个剪辫子。可俺家一门人全是靠多军门活下来的。俺交粮食……”

    随着战局一点点的渗入甘肃,洛门镇如此样儿的争议,还在甘肃很多地方发生着!(未完待续。。)r527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