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天津新见闻-《穿越1862》


    第(2/3)页

    黄家的马车是广西永生车行出产的最新式马车,不仅增加了板簧的数量。轮轴上安装了滚珠轴承,车轮改成了实心橡胶轮胎,马车的内饰也做了一定的改进。至于车子外观则是黄家自己找来的巧手工匠细工装潢的,大方中透着奢华。

    因为家里马匹数量有限。这种车也只卖了二辆,平日里不用,只作礼宾之用。

    “这倒和日本的马车更为舒怡。”何如璋坐在车内,屁股下是欲拒还迎的弹簧垫子,感受着车内装潢、装饰,立刻就辨出了好坏。

    因为是夏天。车里的内饰,多是清凉滑爽的竹藤和纱。

    车窗用得是玻璃镶嵌,再罩以绿色的纱窗框,另有细竹帘供遮阳用。车内除了对坐的两排椅子之外,侧面另设矮凳。这是专为大明的国情设计的。马车速度快,小厮婢女不可能象坐轿子一样徒步跟随,若是同坐车,一般的老爷官人怎么肯让下人和自己比肩而坐,所以特为设计了两个矮凳。

    何如璋的一个随从现在就坐在这矮凳上,忽然他眼睛一亮:“老爷,这车上还真是稀奇!”

    说着伸手打开了车壁上的暗柜,打开一看,里面是二个藤壳的瓶——昨天他们在房间里就认得了。这是热水瓶,刘暹指导研发下的又一项新发明。滚烫的开水放在里面过一晚上倒出来还是热得。

    有了这个东西,人走到哪里带到哪里,随时随地都有热水。何如璋嗜好喝茶,随从觉得这东西比起镜子之类的一样玻璃东西要实用多了。

    一个瓶里是开水,另一个大口瓶却装满了碎冰。除了热水凉冰,尚有玻璃杯、茶叶和红酒、白兰地等。

    黄遵宪人在外交部工作,家里本来就多有准备洋酒。虽然在天津,他自己也是刚刚转到不久。

    马车出了黄家,直上大路。道路开阔、平坦。昨日回天津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这点。只说交通,根本就没一点战争的痕迹。而且听说秦军规定,人马车流靠右行驶,并且在宽阔的官道和新修的道路上,还会分人行道和车行道。

    虽然违规者罚钱这一点颇受争议,但无疑效果很明显。

    今天天气很好,烈日虽炙,但做工的,行商的,或徒步推车挑担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天津城市井之热闹,比之战前似乎并无逊色。

    行车不多会就停住了,管事的从前头位置上下来禀告:“何大人,已到了老耳闸。”这里是秦军入主天津以后,在城区里开的一处市场中心。

    实际上就是总后勤部跟两广江南等地商户勾搭,一个军方利用权利赚外快的地方。

    刘暹睁只眼闭只眼,只要总后勤部干的别太过火了,他也不去管的。而真到他不得不管的时候,有人就要掉帽子甚至是丢脑袋了。

    “何大人,您看是在这里就下车步行呢?还是把车直接赶到市场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