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言和银行-《穿越1862》
第(2/3)页
流言止于智者。但天底下的愚民总是更多,人云亦云,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这就是流言的威力。否则流言也不会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了。而且还全都跟阴谋诡计交织在一起。
天底下对于这些流言最感烦恼的还不是刘松山叔侄,也不是左宗棠、李鸿章、刘长佑等地方实力派大佬,更不是刘暹本身。而是北京城里的八旗王公贵胄们,是慈禧、慈安、恭亲王、醇亲王四巨头。
他们除了要想出法子消除这个‘流言’的影响,更要想法设法的挖出那个传播流言的始作俑者。
会是谁呢?
李鸿章?还是曾国荃?还是左宗棠、刘长佑?
反正北京城的四巨头或是八旗的王公大臣们是没去想过刘暹。因为流言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是同一时间不同的省份,满清的首脑们可不认为刘暹有这个实力。他们的思维里还没有遍地特务组织这一根弦,在他们老旧的思维中,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一个实力影响庞大的、覆盖在这些省份地方的官员派系,才可以做到。所以刘暹被他们直接剔除了。就连广州的刘松山叔侄也一点也不认为是刘暹自己在玩火。那要是真的,刘暹就太疯狂了,简直是在引火**。尤其是刘松山在得到北面传来的流言之后,更是以为刘暹不过早一些收到了消息而已。
“太后。此事是不是李鸿章、曾国荃合流尚要确定,当务之急是想要把流言压下去啊。”
恭亲王内心中对李鸿章的信任还是很足的。而且如此流言,已够诛心。他觉得李鸿章参与的可能性不大。与性格沉稳,这几年愈发的老谋深算的李鸿章比。到时曾老九更有可能。
两宫太后、醇亲王、文祥、宝鋆等都赞同,揪出那始作俑者是必须的。但那是可以慢慢来的。压下流言的影响,是现在就必须做的。当然,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只要朝廷停下八旗新军的编练,那这个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但是他们能这样做吗?八旗新军的编练已经关乎到八旗统治的稳定了,是必须要行的。流言中的很多话都是真真实话。比如眼前的这些从武事着手的满清王公贵胄们,他们真就只想着振奋八旗武勇,而没想着再去夺回地方控制权吗?怎么可能!只是因为刀把子不硬朗。等到刀把子硬朗的时候,他们当然就该动手了。
恭亲王想不出法制来消除流言的影响。因为这些流言道出了他们这些旗人王公重臣们内心真正的所思所想。这些所思所想关乎的都是‘天下社稷’,这些都丢了,都改了,变了,大清的江山也要变了。
原时空就有人评价,中国的洋务运动之所以失败,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成功,两国皇室的种族差异是一大不可忽视的原因。满清在增强中国实力的同时,还更要注重自身统治权的维持,偏偏满清自身的‘国本’八旗早已不堪大用,腐朽不堪,控制洋务实业、军事和地方权利的人,又都是汉员。也就是说,满清皇室的利益跟国家的利益,跟这个国家主体民族的利益,是不完全相同的,一些地方甚至是不可调和的背悖。这跟日本皇室的情况有着太大的不同了。小鬼子的天皇,其利益跟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那是完全一致的。
现在摆在满清王公贵族面前的问题就是如此。即使是恭亲王、文祥、宝鋆这样的洋务派和天下名臣,也想不出有什么可两全其美的法子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