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皇国的伟男子-《穿越1862》


    第(2/3)页

    荷印军校一级军官阵亡了十五名。其中上校两人。受伤了十二名,上校一人。白人士兵损失超过一千人。拉布镇袭击战和最后奥伦尼尔的阻击战,以及拉布镇的攻防战中。是白人士兵损失来源的主要所在。

    三十七门火炮被华军缴获。荷印军的军需官,那个叫德弗里的中校,认为拉布镇是沙捞越的地盘,是英国人的地盘,华军根本不能在这里做过久占领。自己只需要把火炮掩埋起来,等到华军撤退后再回来挖出来,大炮就还是荷兰的大炮。

    可惜荷兰炮兵们实在太懒惰,或者说赶着逃跑,胆子小了。炮兵拉来了一批土著士兵当苦力,以来挖坑掩埋所有的大炮。结果土著乃至炮兵当中,又有人在最后的撤退战中被俘虏抓住,地点当然就毫无遮掩的敞开着了华军面前。这简直是上天恩赐的大礼,韦昌俊当仁不让的全取三十七门大炮。

    整个荷印军的大炮,除了小一批在阻击华军主力的阵地上无法撤下,被炸毁,剩余的全落进了缺乏重火力的兰芳华军手中。

    荷印军二次干扰失败,到底这是不是他们最后一次的干扰呢?所有人还不得而知。兰芳新领导阶层自身只有无尽的欢喜,而荷印殖民当局,乃至消息传到欧洲后的荷兰本土,那都是一片哀鸿,遍地鸡毛。

    最后是这件事在南洋,在东亚、南亚本身的影响。

    华人、越南、暹罗、缅甸,以至于是我大清、日本、朝鲜,那都是欢欣鼓舞。一群兰芳的乌合之众,稍加训练,装备上先进的武备,还缺少炮火力量,就能以弱胜强,两次打赢荷兰,那黄种人肯定是能打仗的。这太具有代表性了!比秦军,比刘暹更具有代表性。

    因为刘暹和他的秦军的事迹,很具有特殊性。

    黄种人打赢白人,刘暹前后两次把脚踩在了列强身上。但是刘暹在这两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比秦军自身的战斗力更加炫目的令人睁不开眼。在诸多的外人眼中,秦军能打赢俄国人、法国人,刘暹本身那是要占去很大的一部分功劳的。说白了,在很多人眼里,要是没有了刘暹,秦军还能不能继续能打,就要两说了!这是典型的‘名将’效应,就像中国历史上没有了岳飞的宋军一样。岳家军一场胜仗接着一场胜仗,那本身代表不了宋军的水平水准,所以不能把宋军捧高到秦军、汉军、唐军那个豪迈雄武,世所公认的地步。

    没有了岳王的岳家军也就没有了百战百胜,就跟没有了刘暹的秦军一样。、

    在一些极端者的眼里,黄种人打不过白人,刘暹的胜利只是应证了他个人的军事才能,而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

    这样的论调在西方世界很普遍,在东亚诸国,也大有市场。

    所以大家就可以想象,兰芳领地两次战胜荷兰人,以寡敌众,将之打的大败。那影响力是何等的深远和具备轰动效应了。

    这直接就推翻了原先的论调。兰芳的战斗可没有刘暹的亲自指挥。他仅仅是在后头布局。而兰芳华军的形成也是众所公认的仓促和训练不足,唯一可惜的战斗意志较为顽强和凶悍。这样的条件东亚范畴内的诸多国家,可都能具备的!

    这就太具有广泛意义上的代表性了。

    因为这件事,大公报第一次在日本土地上打响了名头。那些来华贸易的日本人买到报纸后,带回到了日本,一时间都能引得洛阳纸贵了。大公报也映入了日本人的眼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