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缴!我林家缴!-《穿越1862》
第(2/3)页
台湾的士绅租户们要选择哪一条路呢?人生的抉择可没有后悔的余地的。刘暹等着他们做出选择!
……
雾峰林家。
自从林文明被斩。林戴氏就成了林家的定海神针。当年凌定国堂上杀人,林氏诉状不得,不知道多少人已经起了反义。林家第一次上北京告状不成,凌定国及在台的官员和诸多与林家有仇的台湾士绅。纷纷落井下石,林家不仅商业上损失大,那些人的手都已经朝林家的田地伸去多名林家嫡亲已经纠集了数百人丁打算夜袭彰化。就是半道上给林戴氏给截了回,使得林家没有在自取灭亡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林戴氏是林朝栋的母亲。雾峰林氏的奠基人林文察的夫人。林文察战死后,他二弟林文明被杀。堂弟林文凤被囚,林朝栋纠结于打官司,整个雾峰林氏,自然而然的就由林戴氏来掌管了。
清赋局眼下的硬措施,对每一位台湾士绅租户都是捅心眼子的一刀。而对于雾峰林氏,却是可以说因祸得福。
当年林家借着戴潮春事件的善后处理,侵吞抢占了上万亩良田,为雾峰林家打下了雄厚的根基基础,并透过联姻等方式强化其社会地位,但之后引来的大量官司又给予公家整肃林家的机会。时到今日,这波风潮也没有停止下来。雾峰林氏可以说在台,除了自己的姻亲和板桥林氏等亲族外,到处都是敌人。
清赋局先前的‘所托非人’,彰化县的士绅和地方官那是可着劲儿的捉林家,林家上上下下两万多亩熟田,被登记在册了一万七千多亩。对于雾峰林家来说,这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日后台湾即使田赋不改,依旧是薄赋,林家一年也要多交出六千多担稻米。
就算这些年刘暹一船船的往大陆捣腾中南半岛的粮食,稻米价格在两广、福建一代有所下降,六千担稻米也能顶八千两白银。
因为秦军兵威赫赫,整个林家没谁敢说造反打县城的,但也有人叫嚣着要‘逼上梁山’,抄了某些龟孙们的家的。这股浪潮连林戴氏都有些压制不住,因为这股浪潮背后站着的是,因田亩清赋一事紧急从福州赶回雾峰的林朝栋。
今年才二十五岁的林朝栋,年轻气盛。虽然头脑清晰,很有理智,明白以林家的这点力量起兵造反,只是自寻死路。但这也并不代表着他就软弱可欺!
在全台普遍报田在册比率只有一成多的情况下,雾峰林氏的官科已经超过了八成。林氏的姻亲好友家族,如杨氏、李氏、戴氏等,官科也都高达三四成。这是站在林家的头顶拉屎啊,再不反击,不说林家的声望如何的低落,就是林家自己人的心劲,那也是会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