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卡住要害的‘脑白金’-《穿越1862》


    第(2/3)页

    看到徐延旭一脸‘鸭梨’的样儿,身边的幕僚这样说道。徐延旭当年在梧州的时候就对刘暹的‘洋务’持反对态度。任柳州知府的时候,也甚是不配合刘暹。不过那个时候的柳州,上上下下几乎全从刘暹的工业园区里获得了厚利,徐延旭孤木难支,他的不配合也只是个人的不配合了。

    在幕僚看,商务局是再明显不过的洋务了,而且是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洋务部门。刘暹将之丢给徐延旭这么个不懂洋务,不支持洋务的人,除了是在敲打下徐延旭,再无第二个原由。

    徐延旭将事情‘还’给刘暹,就是显露自己的‘无能为力’,只要态度好上一些,通白说就是低头做小,刘暹绝不会欺逼太过的。因为幕僚觉得,如此重要的一个洋务部门,刘暹是不会容忍放在别人手里的。

    徐延旭的这‘教训’,就跟刘璈挨得一样。铺设海底电缆也好,估算协响的数额也罢,刘璈做的也会很难受的那。海底电缆是他铺的,电报局却是刘暹亲手掌握的。儿协响的数额估算下来,刘暹就照着那数额向北京上书,若最后发现协响的额度不够用,刘璈是不是要坐蜡呀?

    甚至可以说,刘璈现在的难处比徐延旭大。而之所以如此,原因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

    刘暹在花厅里热情接待了徐延旭,他看清了这个人。虽然性格上保守,但还是属于可拉拢范畴的嘛。

    这事儿,如果是落到一个对朝廷死忠的人手里,或是落在一个对他刘暹坚决抵触的人手里,他会怎么做?

    对英国人的抗议置之不理,霸王硬上弓,反正事情闹出来了,朝廷的板子不会第一个打到他身上。刘暹才是台湾的第一把手!

    “声伯。传我的命令!”当着徐延旭的面,刘暹手里端着茶盏,亮出了自己的智慧和手腕。丁振铎立刻拿出了纸和笔。

    “第一,全台收缴民间火器。到这个月底为止,谁要胆敢再窝藏火器,以谋逆罪论处。”

    “第二,来年全台清查兵册。台湾镇所有兵丁,回营待查。”

    “大人高明!”徐延旭张口结舌,此两条不过几十字,却听的他震动如雷鸣。最后不得不服气的道出四个字来。

    樟脑的采取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那是从樟树中蒸馏提取的,台湾是全世界天然樟树林分布最多的地区,可这些樟树随着数百年的砍伐,已经从平原和丘陵地带消失了。要想获得大批的樟树,就只能往台东的深山老林中钻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