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头角峥嵘,安能为今上所用?-《穿越1862》


    第(2/3)页

    后者因为同治帝还在位,儿子还没被皇帝帽落在头上,现在虽然是亲王,却不是世袭罔替。权力和在朝野的威望,比之恭亲王远逊。早前时候有大事商量,他都不够格列席的。

    今日慈禧之所以也把醇亲王招来,并非因为醇亲王是她妹夫。也不是因为醇亲王是个亲王,更多的是因为他是朝堂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原时空的历史上,醇亲王排外是一方面。因为排位所以他也坚决的主战。伊犁和中法战争危机期间都站在了“主战派”的这一边。这个时空,刘暹野战新疆的时候,醇亲王确确实实也站到了主战派的一边,北京跟俄国讨价还价的时候,也是他醇亲王出京巡视的大沽炮台。当然,那个时候的恭亲王也没反对战争。

    【在此郑重感谢书友等更耗青春和白水飘萍。你们的长评实实在在的给了我思路上的启发。虽然咱们一些点上还有差别。但是真的感谢!】

    刘暹在新疆和越南两仗打的完全干净利索。北京朝野的主战派这些年也声势大涨。醇亲王又因为自己在京营当中的根基,可以算是军方中的一员。又因为一直对外强硬的态度,自然也就成为了主战派的领袖人物。

    不过这个时代不跟历史一样。醇亲王跟下面地方的大佬们联系很少。因为他性格保守,排斥西学和洋务。而地方的实权督抚,手中枪杆子真正硬朗的,近乎七成出自湘淮楚军,个个都是洋务派。在刘暹对外包打天下的情况下,他们几乎不会有麻烦醇亲王的机会,干毛要捧醇亲王的大腿?

    那李鸿章不就直接保住慈禧的大腿了么。

    所以醇亲王在军中的人脉只限定在神机营等在京八旗武力,更别说军事上满人还有一个真正能打仗的多隆阿分他的势头。

    在原时空的光绪毫无‘头角峥嵘’的情况下,醇亲王绝对要落奕?一个层次。

    今天慈禧招来老六、老七两个叔王,要商量的事儿,就是如何安排即将得胜回国的刘暹。首先爵位上,刘暹的爵位已经是一等靖毅候,三十多岁的年纪,难道要封他靖毅公?

    二是官位上,一个广西提督,一个噱头一样的南洋提督,实在不配他的功劳。刘暹再刺头,再出身粗俗,提巡抚乃至总督也是免不了的了。但是朝廷虽大,哪里又有空地安置一个巡抚提督呢?

    并且从本心讲,他们三人都不愿意将刘暹安排到眼皮底下。那河南、直隶、山东、山西、陕西这些要害之地,根本不在考虑范围。而且山东、直隶一定程度上还是淮军的地盘,陕西、山西及河南一部,又是多军的地盘。放不下一个刘暹的。

    北方几省去了,再看中部和南方。两江【湘淮】、两湖【湘淮】、四川【湘淮】、云贵【湘淮】、闽浙【楚】,赫然都是湘淮楚三军的地盘。北京要不想看到自己的军队闹出不可收拾的大乱子,他们是绝不敢把刘暹往这些地盘里放的。

    盘算来盘算去,刘暹能待的地方就只有两广。可是广东这膏腴之地,朝廷又是决不能放手的。广西似乎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这个‘唯一的选择’,连刘暹自己推敲的时候,都觉得这会把广西巡抚的帽子戴到头上,绝不会再存在什么问题了。但他绝对是小瞧了恭亲王的猜忌之心。

    “六哥的意思是把台湾设省,丢给他?但这会不会……让功臣寒心。引来朝野的议论啊?”

    跟鬼子六比起来,醇亲王是厚道人。来宫里的时候,他是知道要商议的是什么事儿的。脑子里想的只是如何再往广西安插几个忠心办事的奴才,如何再让刘暹的秦军‘开枝散叶’。断没想到六哥会这么‘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