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暹烧了陆军省和民政、教育等部门文案之后,日本连全国的人口数量、户口数量,适龄儿童数量、初中高等级学校在校生数量,全国有多少初中高等级学校,各自分部在哪里,全国有多少适合参军的青壮年,乃至全国有多少二类、三类政府机构【比如神奈川县是一等,横滨市就是二等】,等等,等等,就统统不知道了。 伊藤博文发泄,发泄,到了下午却还是整理好了穿着与表情,来拜见刘暹,商量撤军事宜。对满清内情了解极深的日本人,内心里很清楚,不让刘暹心满意足,在天津,就算是与李鸿章达成了协议,刘暹也不可能乖乖的奉命撤退的。 在天津与李鸿章谈判开战的同时,东京这里也必须跟刘暹谈一谈…… …… 《中日天津合约》> 一、日本国此次所办【指出兵台湾】,于理不合,日本国王正式赔礼道歉。 二、琉球国为大清帝国属国,今后该国向日本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 二、日本国将库平银五十万两交于琉球,作为赔偿。两年内付清。 四、大清帝国释放日本所有被俘军人、平民等,日本国将库平银五十万两交于大清帝国,作为日军攻台之战赔偿及军费耗用。 大清同治十三年,六月五日,也就是西历1874年7月18日,中日两国在天津签订《天津合约》。英法美俄等各国驻华公使,作为见证者,出席了合约签署现场。 次日,合约内容就被拍到了东京,正式交付到了刘暹的手中。 …… “伊藤先生。”刘暹摇着手本,一脸轻松地笑容,“有了这份合约垫底,我想咱们之间的会谈,也该会很快就有个令我满意的结果的。” 在伊藤博文面前,刘暹表现得就是一如既往的强势和自大。一点面子都不给日本留。直接就说‘令我满意’,而不是和婉一点的‘令我们彼此满意’。 伊藤博文这些天里跟刘暹打交道,最直接的一个感觉就是——刘暹根本看不起日本。不管是腔调和眼神,全都是居高临下,带着无尽的蔑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