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就是将领敢打,愿意打,死战不退。督促着手下的士兵不停地消耗在阵地。 清末的这批将领,他们近乎全部都是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战斗中历练出来的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存在着一部分中国传统战争的思维。太平军的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等也是如此,并且是很典型的例子。 如此的思维让湘淮楚军镇压国内起义时并不显落后时代。因为国内的起义军将领也都是一个水平,一个时代。刘永福的纸桥大捷,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利用外强军队的骄横自傲,也能取得几个胜利。 但真到打大战的时候,部队从万把人的阵势,变成几十万人的全面战争。刘暹真的不把湘淮楚军当成一个层面上的敌手。除非这几年里,李鸿章、左宗棠能把自己手下的干将全都送到欧洲军事院校,磨砺深造几年。 湘淮楚军这样的战争思维,随着枪炮发展的愈发加快,与时代的脱钩,在战场上的劣势就会愈发加大。他们在未来道路上的成长,甚至不如比他们晚上六十年的土八路。人家因为土,因为一无所知,所以才能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接受战争。而不是湘淮楚军一样,因为脑子里存有的老旧军事思想的禁锢,反而不容易接受军事新思潮的影响。 如今的秦军军官,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说起韬略大势来,远比不得湘淮楚军的干将。可论到一次次战斗的打拼,碰撞中胜利的往往会是秦军。秦军的战斗模式有些僵化,条条律律很多,但这就是战争的发展模式。时代愈向前,军事战斗上对计谋的讲究就越微小。那些条条律律,保证了秦军将自己的战斗里发挥到最大。而一支近代军队,能做到如此就足够了。 …… “杀——” 柳州城外军营。校场上,两个大队的秦军士兵正挺着木枪激烈的拼杀着。 时代已经进入到后膛枪炮的年代,但是白刃战的重要性刘暹会不知道吗?他可不想让自己的秦军练到最后练成了不敢肉搏拼杀的‘清军’。现在越南新军的样子可不就是将来的麻豆腐清军麽。 每杆木枪枪头都用粗布包裹着,上面沾着石灰,一戳保证一个白印。 士兵们没有穿藤甲,都是正规的清军军服。里面一个中衣,外边一件号褂,单薄的很。被猛力捣上一棍子,那可真心不是好玩的。 但场中的上千名将士,这个时候却谁都不会担心伤痛和留手。因为今日他们的比试关乎着一项荣誉,关乎着广西秦军各营白刃战属谁第一! 跟射击比赛比较,白刃战的比斗真是野蛮极了。但刘暹也正是用这种野蛮的比斗,维持着军队的战斗力。现在不是导弹飞机满天飞的时代,白刃战在作战中还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