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刘暹记得很清楚。只是他把两边使团领班人物的姓名给忘掉了。那玩意太长,也太瘪嘴。 西历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主要的就是防备阿古柏攻占伊犁。阿古柏背后有英国人撑腰,沙俄也不能没个理由的就直接摁地上狠揍。 那时克里米亚战争给沙俄带来的惨痛还没有平复。沙俄从欧洲宪兵变成了欧洲压路机,虽然依旧是英国敌视的头等大敌,但阵痛中的沙俄真的不愿意无故的跟英国起冲突。 西历1872年阿古柏与沙俄缓和矛盾之后,英国为了牢牢拉拢住阿古柏,再次加大了对阿古柏的援助,维多利亚女王甚至亲笔致信阿古柏,这待遇真不是一般的厉害。到了西历的1874年,“英阿条约”的签订,除了和“俄阿条约”类似的条款外,两边甚至还规定双方互派大使。 这可是大使,不是公使,也不是领事,英国人对阿古柏的看重可见一斑。【中国可是直到民国了都是公使级别的外交规格。】 甚至英国人中亚战略失败,除了阿富汗这个帝国坟墓的存在外,阿古柏的不争气,不经打,也未尝不是一个原因。 而现在同治七年的开春,西历1868年,那正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英国人的第一批礼物刚刚送到阿古柏手中,军工厂、兵工厂都还没有,随后的六万支步枪也静静地躺在英国人自家的仓库了。甚至阿古柏手下的军队都刚刚接受英国教官的调教。虽然历史表明,英国教官们的调教功力差的一逼,但刘暹这个时候进攻南疆,进攻阿古柏,无疑是最最明智,也最最省力的选择。 …… “刘军门要进攻南疆?” 敦煌城里,景廉一脸惊讶的看着三步外站立的霍广正。连手里拿的刘暹的亲笔信都不看了。 “我家军们的意思都在信中。大人若有疑惑,打开一看就知。” 四月十三日,苦盼已久的哈密帮办大臣景廉终于迎来了新疆动乱之后,内地而来的第一支援军。只是这援军不是相传里有万人之众,轻易荡平了西宁府数万暴逆的征伐军,而仅仅是五百的骠骑营。霍广正给景廉带来了五百骠骑营,带来了五百杆火枪和六门小劈山炮,还有刘暹的这一封信。 在信中,刘暹对景廉阐述了自己对沙俄的顾及。伊犁的问题让两边‘爆炸’的可能性真的很大。而与其只复北路就困停伊犁,不如收复南疆北路吐鲁番之后,再着力解决伊犁问题,也省的顾此失彼。 关于阿古柏的那些事,他一个字都没对景廉说,就是身边的众将,他也不会透露分毫。 五百不咋地听话的骠骑营,五百杆火枪和六门小劈山炮,景廉的实力有了一次质的提高。但是相对于肃州的暴军,相对于妥明的实力,这点力量也只能够让景廉、文麟守住敦煌,经营安西州、玉门。连势力弱小的哈密与巴里坤,都需要怀柔再怀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