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炭烧生蚝-《重生炒成女厨神》


    第(2/3)页

    汤芫这下觉得这壮汉肯定是对人家怀恨在心,于是才会把这些没源头的谣言作大了说。

    她没应,示意丫丫快点儿吃,那壮汉还说得起劲:“听说杨志当年跑船可跑过不少地方,听说还来过我家乡呢!不过我没跑过船,没听说过这人!”

    汤芫从兜里掏出五十块:“老板,这钱给你,不用找了。”

    壮汉像是被人掐住脖子似地,瞪圆了眼。

    汤芫拉起丫丫就走,丫丫刚才就察觉她姐脾气上来了,早就不吃,还擦好了嘴,她姐一拉她,她立马跟着起身,两人转身的时候衣服都带着风。

    壮汉朝汤芫和丫丫的背影喊:“哎!送你的面筋不要了?!”

    他抄起桌子上的钱就要追上去,刚才骂他的隔壁摊主喊:“你摊子不要喽?!不要赶紧推走,哪儿来的占了我老乡位置!”

    壮汉凶巴巴地回头:“就占一会儿咋滴?!”

    隔壁摊主看了看壮汉身上横练的肌肉,悻悻地住了嘴。

    汤芫拉着丫丫走出一段路才松一口气,看了看身后才说:“丫丫,明天你来看爸爸别走正门了,走留医部那边的侧门。”

    丫丫仰着头问:“姐,是因为那个烤串的大叔吗?”

    汤芫拉着丫丫钻上公车,坐下后才说:“那人的口音不像是陵镇人。如果说是来江城久了磨淡了乡音,那按理应该带有江城的口音,但他说话的语序不对劲。”

    一个人的说话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像壮汉那种年纪的人。

    要改口音不难,难的是连带着讲话习惯都改了,因为一个人说话是习惯照着自己母语的思维模式来的,就算发音一模一样,但是细节处的语序依然会有不同。

    就拿讲英语来说,很多英语初学者都不太习惯英语颠来倒去的语序,从而闹出了很中式英文的笑话来,这是一个道理。

    刚才那个壮汉的说话习惯跟江城人有很大出入,这点对于上辈子在江城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汤芫来说,可以十分肯定。

    而汤芫从小就出生在陵镇,家乡比谁都熟悉,那壮汉的口音乃致讲话习惯都跟陵镇人不符,他两个地方的人都不是。

    汤芫细想自己重生这辈子也没主动去得罪什么人,就算是赵亦勋,她也只是被动地“躲”,以保护家人和庄时泽为主要。

    而刚才那壮汉明显是冲着她来的,她手心发凉,拉着丫丫的手也紧了紧:“那烤串老板应该认识咱们。”

    所以才不断地强调自己是陵镇人,生蚝从陵镇运过来等等一系列的话。

    一个故意强调什么就心虚什么,这强调也可能是为了引起她注意。

    丫丫听完脸都白了白,她虽然年纪还小,但在因为自小身份特殊,心思也特别敏感。

    她小心翼翼地问:“那个叔叔为什么不直接说认识咱们呢?”

    汤芫感觉脑子一团乱:“暂时想不出来……如果他是真想引起咱们注意……可是一开始是咱们先主动去他摊子上吃东西的,他也没有吆喝什么……希望是我想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