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施法天才-《猎气》
第(2/3)页
但是严羽毕竟是外人,黑袍人就顾不上这么多了。就算他日后记不住,背错了,施法的时候被反噬了那也无甚要紧的,重要的是把眼下的难关度过去。
所以这一层,黑袍人就没有讲给严羽听晓。听他把咒文背诵得差不多了,便直接让他将咒文和法阵配合起来。
魔法学徒三大门槛,最艰苦的一个就是感应魔力,这一项严羽凭借着体内火种生成的微型法阵直接跨过了。第二大门槛考的是心智,若非智力超常之辈,也无法将复杂的魔法纹路和音节记得分毫不差。而口手的结合,将魔法实际施放出来,则是学徒三大门槛中最需要运气的一项了。
西方魔法理论发展了数千年,早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也有很多研修士探索前人学法的历史,归纳数据以作引申之用。这些研究中赫赫有名的一项,正是大名鼎鼎的“魔法阵与咒文配合初次成功率与魔法资质相关性报告”。
这一课题是被称为“泰西理论奠基人”的法皇洛克理在中年后主持的唯一一项研究课题,但是花费了数十名资深研修士二十年的时光,也耗费了当时列马帝国数以亿计的钱财,最后得出的结论却只有四个字:并无相关。
传说中正是因为这一课题让洛克理在当时的学术界中沦为笑柄,以至于一代英才英年早逝,不到七十岁就一命呜呼。
有了这个闻名遐迩的典故,就算是西方不通魔法的普通人,也会知道初学者学习将魔法阵和咒文配合的成功率与魔法资质完全无关。也就是说,严羽这样的魔法学徒,究竟试验多少次才能够真正实现口手的配合,是一个无法预测的事情。
不过看到严羽在迈过前两个门槛的时候都如此干脆利落,黑袍人心中也生出了更多的希冀来。
将每一个法阵笔划与咒文音符的对应关系讲解了一番之后,黑袍人先让严羽自己熟悉了几遍,然后就退下手中的一只戒指交给严羽。
“现在你就试着来施法吧,我能教你的也只有这么多了。”黑袍人让他将戒指套在了自己的中指第二个指节上,“当开始绘制法阵的时候,你就用这戒指当做笔,将你体内的魔力注入到这枚戒指里面,它就会将里面储存的魔法材料喷出,与魔力混合之后就能够写出魔法阵来。”
魔法学徒在开始学习施法的时候,自然是使用魔法杖蘸上施法材料进行施法的。这法戒则是将施法材料直接装在里面,施法不仅比法杖快捷,而且动作幅度更小更精确,所以通常只有成为正式法师之后才会用到。只是黑袍人手边一来没有带着法杖,二来也容不得浪费时间让严羽去细细琢磨,所以才让严羽直接用法戒施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