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二十一世纪,朱常浩记得大明晚期有一个人,特别牛掰,那就是孙承宗,从鹰眼传来的消息说,孙承宗现在正在乡间养老,还生病,正是自己招募的最好时机。 说起这孙承宗,他少时相貌奇伟,“铁面剑眉,须髯戟张”,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中秀才,年仅十六岁。而后,孙承宗曾先后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备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员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并逐渐接触官场。 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年),孙承宗到北京,入国子监读书;次年中举人。后来,因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抚,孙承宗随行。大同是当时明朝的边城重镇,承宗边境教书时,对军事有着浓厚兴趣。“杖剑游塞下,从飞狐(河北涞源北飞狐关)、拒马间直走白登(山西大同东)。又从纥干(山西大同东纥真山)、青波(河北清河)故道南下,结纳其豪杰,与戍将老卒,周行边垒,访问要害阨塞,相与解裘马,贳酒高歌。用是以晓畅虏情,通知边事本末”。 但有人说,天启二年广宁大战后,蓟辽经略熊廷弼提出了“坚壁清野”之策,放弃关外所有土地,率领全军退入山海关固守。这个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明朝万历、天启、崇祯三朝正处于全球气候的一个“小冰河期“自一五八零年起一直到十七世纪中期是著名的小冰河期,几乎所有的太阳黑子消失了长达七十年之久,在这一段时间内宇宙射线的流量降低,而同时气候变冷,这是过去一万年间十数起类似情形中距今最近的一次,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冷的。 酷寒必将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北方地区长年处于饥荒之中。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明朝只需要坚壁清野固守,不需费一兵一卒,就能把满清活活饿死在关外。熊廷弼的战略正是这个用意。当明军退守山海关后,如果后金要进攻,从沈阳到前线的补给线就有六百里之长。 明军将防线布置在山海关,就如同曹操将与袁绍的决战的战场选在离自己后方比较近的官渡一样,对明军极为有利。更何况,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防御强度无懈可击,是冷兵器时代从未被攻破过的一道雄关。熊廷弼在实行坚壁清野政策时,还带领数十万辽民一起退进关内,这是一个十分负责的举动,避免了许多个“觉华岛”那样的悲剧。 但是由于广宁大败,熊廷弼被追究责任免职下狱,蓟辽经略一职由王在晋接任。十分幸运的是,这又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大家,在继承熊廷弼正确战略的同时,更进一步设计了一个歼敌于山海关下的绝妙构思。王在晋到任后,提出了在山海关外构筑“重关”的计划,这个谋略不是一般人能看破的,它体现了王在晋几乎离奇的老谋深算。王在晋计划的重关是建筑在山海关八里之外,这个构思预计将耗费一百万两白银,得到了天启皇帝的支持。明朝的皇帝都是天纵之材,天启帝大力支持的计划,当然有其佳妙之处。 可是,正是孙承宗自告奋勇的跑到辽东视察,坚决否定了王在晋的这个计划,并通过政治手段把王在晋搞下了台。从此时开始,孙承宗做的每一个举动都是为满清筹谋,不能不令人怀疑他的真实用心。 朱常浩虽然受到这种泼污水的想法,但他对孙承宗的希望,或者说是谋略还是满怀肯定的。就像好多人都说,如果自己到了三国,智谋不比周郎差,可是真实情况怎样,真的很怀疑,不过,想到王在晋了,朱常浩觉得,在收纳孙承宗的时候,将王在晋给弄到手里,也不错啊!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