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贵妃上位-《窈妃传》


    第(2/3)页

    这两派的人到也是争得紧,可叫璃清听得头都疼了,便是连那延英殿议事都不放过,也叫璃清心烦,最后只能暂躲秦疏酒这处,也是寻个短暂的安宁。

    便是心烦得紧才来了秦疏酒殿中,后宫之事秦疏酒素来不掺和,朝堂之上秦尚书也是中立无派,人在她这儿最是安静。便是侧躺于榻上阖目养神,一面闻着殿内焚烧飘散的安神香一面尽享秦疏酒的捶肩轻揉,阖目养神之际璃清忽是问道:“疏儿,朕问你一事。”

    “陛下问吧。”手上的力道慢慢加重,秦疏酒含了笑应道,便是这轻声回应叫璃清睁了眼,往上而视迎上她垂眸一笑,璃清说道:“这皇后之位,疏儿觉得落于谁处最好。”

    倒是没料想璃清会询这一事,闻时秦疏酒也是心微了惊,惊后倒也面色复了常,秦疏酒说道:“皇后娘娘虽是后宫之主万民之母,可归根结底却也是陛下的发妻,自是陛下觉得哪位娘娘合适,便是哪位娘娘了。”

    “朕觉得合适便合适吗?”笑着应了一句,璃清说道:“若你是朕,你觉得谁合适?”含笑而询,问着秦疏酒的意思,纵然璃清眸中是噙了笑,可这样的事秦疏酒可不敢予以言断,当下便是应道:“国母重事,臣妾岂敢胡乱揣之。”

    “朕不是让你揣摩朕的心思,而是问你若是朕,你觉得何人适合。”便是问后随即不给秦疏酒多言的机会,璃清续道:“朕说的是若是,疏儿不用多心。”

    既然璃清要听她的心思,秦疏酒也只能如实说了,便是起了身下了榻而后欠身叩拜行礼,秦疏酒说道:“陛下要问臣妾的看法,说实的臣妾也是择选不出来。林尚书已告老还乡,这朝中之事皆是不过问的,淑妃娘娘性子淡柔待人更是多方和善,纵然宫人犯了事也从未见娘娘责骂过谁。至于辅国将军,将军虽战功累累,可是不论是文还是武皆是稍逊半筹,在加之贤妃娘娘终归阅历轻,想来这后宫的主位,娘娘还是逊了几分。”

    便是言至此秦疏酒微顿下,偷瞅瞧了一眼确认璃清面无异色后方继续说道:“武乃边境安危之根,文乃江山社稷之本。二者皆是不可取其一。骠骑将军功高,底下将士骁勇善战,有将军护卫边疆陛下自当安而无忧。德妃娘娘入宫多年侍奉陛下在侧,宇文一家父兄保疆卫国娘娘为陛下尽心,于姜国的功自当不必言说。可郑太傅也是朝中数一数二的重臣,由郑太傅提拔而起的门生更是社稷的栋梁,这江山社稷虽说是打下来的,可治理却也是要费上诸多周折,这其中的功与劳实在不好断说。”

    细细解说文武朝中关联,秦疏酒说得倒也贴切。句句点中关键。便是闻了秦疏酒这一番话璃清不住的点着头,叫其暂顿便是开口说道:“继续。”得了璃清的首应后秦疏酒方才继续说道:“若是单凭这为国所立的功劳评断两位娘娘何人可为后,实在难了,只是臣妾心中到是觉得贵妃娘娘更有母仪天下的风范。”

    难得听秦疏酒说得这样直。倒也叫璃清起了几分心思。便是微正了身子看着秦疏酒。璃清问道:“为何觉得贵妃更母仪天下的风范?”

    询后秦疏酒说道:“德妃娘娘虽乃女中豪杰,一身英气叫人叹而煞是羡慕,只是德妃娘娘的性子偏是耿直。若是母仪了天下总觉得少了一份皇后该有的平顺之性。倒是贵妃娘娘不同,娘娘出生大家自幼又得郑太傅亲自教导,乃是公而明理之人,宫中妃嫔无不敬畏。且皇后娘娘卧病多年,这宫中大小事无巨细皆是贵妃娘娘处断,众姐妹们也都是心服的,所以臣妾斗胆之言,若是陛下定要询出个二择一来,臣妾到是更敬贵妃娘娘。”

    她的这一番话已是妄断了后宫主位之事,方是道完便伏跪叩之,便是也求璃清责罚自己的妄断之语。罪必然是要求的,不过璃清却不会降罪于她,看了那伏跪叩行大礼的秦疏酒璃清先是思过而后笑了,笑言让她起身,方是等了秦疏酒起身璃清这才伸了手示意她到自己身侧。

    起身行了过去,璃清轻叩秦疏酒手腕而后将其拉至边上坐下,便是那般笑看着随后柔道:“朕可有说过这宫里头便只有你一人最懂朕的心思?”看着秦疏酒而后说了这样一番话,璃清说道:“朕也是属意于贵妃,相较于德妃而言贵妃的确更为稳重,行事也秉公行法,倒也叫朕更放心。加之先前皇后身子抱恙,这宫里大小事务也的确都由她处办,她也是清的。”

    璃清心中早有定断,询了秦疏酒不过顺势一问罢了,而秦疏酒也是瞧明了他心中定义,便也顺势道出。迎了陛下之意也做了陛下的解语花,倒也叫陛下待自己更是另眼相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