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权臣为媒-《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第(3/3)页
“上国钦使的祭文。我没全记下来。但有几句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潘公为人端良。持心廉洁,居官勤慎,遇事敢言,历事三朝,素所简眷。及捧节南行,势无可奈,能知罪引决,寔处人之所难。观其遗疏。忠爱之心溢于言表,且又学富辞博……’”尊室说摇头晃脑的念颂起来,博学多才的潘清娴立刻便听出来,这篇祭文,绝不可能是尊室说随便编出来逗他们父女开心,让他们感激自己的!
潘清简死后,虽然嗣德帝把失地责任全推到了他的身上,并且还给了潘清简“永存斩候之案,诛既死”的处分,但民间对潘清简的遭遇却是非常同情的。因为潘清简曾多次为民请命。为官又极是清廉(从给儿子起的名字就可见一斑),一些民众自发的为潘清简建立了祠堂。立牌位供奉。
林逸青去拜祭的,便是这样一座祠堂。
此时此刻,潘清娴竟然感到一阵恍惚。
她怎么也没想到,一个乾国人,会对爷爷如此的崇敬。
无论他这么做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至少有一件事可以肯定,他以大乾帝国皇帝钦使的身份拜祭爷爷,等于是代表大乾帝国皇帝给爷爷平反昭雪!
“上国钦使能如此,实是难能可贵,潘大人,你可得想想,好好谢谢钦使才是啊!”尊室说意味深长的看了潘清娴一眼,拍了拍潘清廉的肩膀,“好了,我还有事,先走了,你们也别在这里哭了,回府上歇息去吧。”
“小臣……谢尊室大人。”潘清廉象是明白了什么,立刻向尊室说又拜了下去。
上了马的尊室说冲潘清廉摆了摆手,在护卫的簇拥下径自去了。
“阿爹,咱们回家吧。”潘清娴目送着尊室说远去的身影消失在尘埃中,上前扶住了父亲。
潘清廉在女儿的搀扶下缓缓起身,向家的方向走着,潘清娴发现,一路上,父亲不时的看着自己,目光似乎和以往大不相同。
“那位潘清简先生,真是太可怜了。”朱雪雁听了林逸青给她讲述的今天拜祭的潘清简的事迹,不由得感慨不已。
“‘签约者即卖国贼’,这个观念,无论是在大乾,还是在越南朝鲜,都大有市场。”林逸青笑了笑,说道,“好在公道自在人心,越南老百姓还是不那么好糊弄的,所以才会有人冒着朝廷怪罪的风险,给潘清简建立祠堂来纪念他。要是在大乾,只怕还没这个待遇呢。”
“呵呵,你是在说自己吗?”朱雪雁听出了林逸青话里有话,扬了扬眉毛。
“还是雁儿聪明,看出来了,这一次出使越南,实际就是有人给我下的一个套。”林逸青笑着点了点头,“为了越南的事儿,我是肯定得和法国人谈判的,并且还要签定新约,这新约的条件,签得对咱们大乾有利,那是皇太后皇上运筹帷幄之功,要是签的条件不利,呵呵,只怕我的下场,还不如那位潘清简老先生呢。”
“是啊,这‘卖国贼’的帽子,扣上了可就拿不掉了。”朱雪雁想起林逸青此行的凶险之处,不由得忧形于色。
“不过么,咱们现在已经把越南人的把柄掐着了,证据也拿到手了,现在正在去京城的路上,估计咱们和法国人谈的时候,那起子清流是不会给咱们添乱了。”林逸青说道。
“你是说,那些越南国的大印?”朱雪雁一下子便猜到了林逸青说的“把柄”是什么。和林逸青在一起的时间久了,她也变得不象以前那样的“一根筋”了。
就在几天前,林逸青已经下令将那些刻有“逾制”文字的越南人自制的国玺装船,由高速通报舰“飞虎”号运往天津,交给李绍泉护送入京,呈送仁曦太后。
“对。我估么着,那些个说越南‘向来恭顺’的家伙,见了这些大印,估计是会吓出一身冷汗来的吧。”林逸青想象着清流言官们见到这些带有“天子”字样的玺印时的表情,嘿嘿笑了起来。
“没准等咱们回去,他们会挂掉好几个呢。”朱雪雁也笑道。
“接下来就是和法国人打交道了,这一块儿雁儿你就不必出面了,你办我交待给你的那些事就行了。”林逸青握了握朱雪雁的手,“这一次来越南,其实另一个重要的事,就是为了给你扫除后患,你千万要小心。”
“放心吧!”朱雪雁爽朗的一笑,“很可能会碰到熟人,要是你同意的话,我再帮你搜罗一些人才,帮咱们做事。”
“能为咱们所用,那再好不过。但你要记住,雁儿,虽然他们也都是天地会一系的,但平时并不全奉中土总舵号令,你又是他们眼中的叛会者,只怕有人是你的旧部,见了面未必不会刀兵相见,到时候你切记,不可念故人之情,心慈手软,害了自己。”林逸青正色叮嘱道。
“我明白,你放心,瀚鹏。”朱雪雁感受到了林逸青话语中的关切之意,心里暖暖的,“我这就去准备了,你也要小心。”
朱雪雁走后,林逸青的思绪,便回到了即将到来的和法国人的谈判上来。(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