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误传名声-《萌妻修炼手册》


    第(3/3)页

    她一边安抚着庶弟,一边暗道李瑶不守闺阁规矩。她连连对庶弟说道:“是我没想好。谁知道她这么不规矩,敢衣衫不整的就追着你跑。下次我们注意些,一定不让她逮着你了!”

    李达也只能听安抚了,他被逮了正着也理亏,即便祖母宠她,帮着他训斥了嫡姐,但是嫡姐如今脸皮很厚,根本不把祖母的训斥当回事。更何况嫡母还在那里护着嫡姐,他一点便宜也占不到。同时他也不敢惹季墨轩,故而他也就只得忍了这次亏了。

    哎,不管各人心思如何,但他们总是目的不同,目标一样的。

    待喜来居和熊家点心铺子的人学了菜和饼的做法,又得了李瑶嘱咐的一些买卖窍门,李瑶等人已经远离清河县了。

    不久清河县一时间出现烧草木灰的烟熏火燎盛况,其后清河县白面馒头和水煮鱼就出了名。

    不几年,在大泰西北、云州等地,就发现了一些食用碱出产地。喜来居最终盛名远播,后来酒楼还承接了各种喜宴白事,而喜宴里必不可少的就是熊家点心铺子的喜饽饽。

    再不久,各地来往客商离开清河县时,大多背后都会背着熊家点心铺子的各样火烧或者饼。

    火烧和饼有甜、有咸,当然还有贵一点的带馅的。这些干粮配着咸菜或者卤肉等东西吃,即好吃又方便客商行路携带。再后来熊家点心铺子专门将油酥饼和饼夹肉分出来,做了驴肉火烧和饼夹肉两样买卖。

    李瑶后来也得了名声。因后人经验赚得名声,这对她来说却也没什么好炫耀的。不过古代女子地位低下,若是女子上了地方志或者史书,基本不会出现全名。

    后来清河地方志只如此记载道:老肥面发酵馒头出自李氏家族嫡二房家主李济民嫡三孙女之手。为何叫老肥面,如今已经不得而知。不过后人普遍猜测是由于李三姑娘太肥胖而得名。

    清河以及很多北地话里的“老”字等同于官话里的“很,非常”的意思,太胖翻译成北地土话就是老肥的意思。

    要知道会被后世如此记载的话,也不知李瑶会对这编纂地方志的官吏作何感想?这能不能不道听途说的胡乱写一出,敢不敢再不专业些!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