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一章 勇谏金殿-《惊风波》


    第(2/3)页

    常山王弑害海陵王世子尹通,临安激起轩然大波,朝堂哗然,诸侯震惊。即便鸿嘉帝有心庇护,海陵王失子,岂会善罢甘休,依他脾性必要讨要公道方肯了事,即使他此时仍被扣在临安,海陵国的十万大军却时刻待命,乱世悠悠,不可再生内乱。阳翟长公主当即奉诏押其回京了。

    仅凭一支三翼簇竹箭,一截扯落的翠鸟羽,便要定罪,实在太轻率了。渠奕本已违命停留,此时更不宜擅入临安乱上添乱,只能传信回临安公孙府,请太主设法拖住此事进程。

    尹通之死,庄仪太主已经听闻,不消渠奕请求,她也要入宫一问。

    常山王回临安的翌日,在京诸侯全都参与了早朝,议论常山王该如何定罪,赵党谏言应该查找出充足的证据再定罪不迟,毕竟铁证在手才能信服于人,而徐党则不这样认为,他们主张削去常山王王爵,收回常山封地。两派各持己见,在殿上吵得热火朝天。这次朝参议事十分激烈,连多年不出府、不过问国事的庄仪太主也突然出现在明镜殿。

    庄仪太主在早朝将将要结束时到的。长子公孙大郎扶她在承明殿站定,庄仪太主以手杖擂动谏鼓,咚咚鼓声惊醒了殿上的诸臣。

    元蓥登时从御榻上站起。自她知事以来,就没听敢谏鼓响起过。

    击鼓进谏,君王不得阻碍。司阍不敢拦截,匆匆赶往明镜殿禀奏。

    庄仪太主拄杖走入朝参大殿。她年近八五,满头的银发,却显得精神矍铄,拄杖走路也轻快如飞,不输年轻人。元蓥骇然,急忙退出御榻,走到陛级前。

    “太主!”徐国舅上前一步,“且不言您不经帝诏擅自入殿朝参,以手杖擂鼓,已是对君大不敬。”徐骓怕的就是她来,她来定然是为常山王,而这个心腹大患眼看就要除掉,他怎能容许再出意外。

    “好多年不见,老身都老了,徐国舅说话还是这般不经脑子。”庄仪太主冷笑一声,手杖在脚下地板用力拄了一下,话锋陡然一转,“老身的这根手杖乃先帝御用,太上皇所赐,论年岁,你那时候在不在娘胎还难说,竟敢在老身面前大放厥词,言称失敬。呵!你不妨摸一下自己的脖子,看看长了几颗脑袋。”

    不去看哑口无言的徐骓,庄仪太主把视线转向鸿嘉帝。作为历经三朝的老人,庄仪太主有见君不跪之特权。

    她略略拂手,道:“臣今日冒然见君,只问常山王杀人证据是否充分?如不能拿出让人心服口服的证据来,请容老身带走,要么就请陛下将她接出诏狱另行安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