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坚持-《大明1617》


    第(2/3)页

    群山形成的大海之中,有一些村落如小船一样被群山环抱着,在最近的地方也有集镇,不过凭肉眼看不到,灵丘县城和铁场分别在东边和西南方向。

    “真是苍山如海!”

    张瀚感慨道:“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英雄豪杰死在这里!”

    “我以为你要说什么,”孙敬亭哭笑不得的道:“居然是这话。”

    “打仗嘛,说点应景的话。”

    张瀚笑了笑,转头向孙敬亭道:“大同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年说听说范永斗送了一大笔银子给韩畦,韩畦当然笑纳了,送礼是什么意思,这很明显了。”

    杨秋已经回了李庄,孙敬亭带来的当然是军情局的最新情报。

    “军情局的工作还是很扎实。”张瀚道:“杨秋做的不错……还有什么?”

    “韩畦连宪令,叫各卫,各州县催缴去年拖欠的钱粮。”

    “这老狗,”张瀚有些吃惊,他道:“刚过年就催欠赋,定然是白榜,这样催逼,没过两月又要交夏税了,老百姓这样岂不真的没活路。”

    “活不下去的还少,”孙敬亭叹道:“不过定然有不少人心中不满,也会有很多选择落草为寇。”

    “我听过一句话,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张瀚道:“韩畦这样弄,太平日子不会很久了。”

    几年之后,陕北大起义开始,然后迅席卷山西,陕、晋两省是起义之初的主力,然后再加个河南,也是北方受灾最重,催科最厉害的几个省份,张瀚心中明白,所以说出来的话也是特别的沉重。

    “唉,但愿不至如此。”

    孙敬亭感受不深,在当时的大明总体还算太平,辽事在很多人看来和此前蒙古的俺答汗一样,是个大麻烦,但终究只是麻烦。

    一共才几万丁的小部族,能翻出什么大浪?

    至于农民起义,太平了几百年了,史书上缕缕不绝的事,但又有几个人真会放在心上?

    就算是孙敬亭,此时也不会想到,庞大的大明就快倾覆在自己眼前的一伙泥腿子的手中。

    “这里怎样?”孙敬亭说了外间的一些情形,问道:“能收网了吗?”

    “差不离了。”张瀚脸上突然露出坏笑,他转头吩咐道:“送几笼大馒头过去,记得用布包上,给他们吃热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