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和谐社会-《重生之新农村》


    第(2/3)页

    从去年开始,有十二名海龟入职王家庄的各家企业,三十多名来自各大企业的老总,经理级别的高素质人才来到王家庄,或是创业或是加入本地企业。而吸引他们的,除了优越的待遇之外,更多的还是这里淳朴的民风,良好的社会风气以及优越的投资环境。

    共建和谐社会,这个口号是王家庄率先喊出来的,现在已经响彻华夏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真正做到的,或许只有王家庄了。在这里,打工者和本地人真的差别不大,除了王家庄本村人之外。

    外地人来王家庄,来龙城县,来港城市打工,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首先第一件事就是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

    生病了不用愁,去医院看病连老家都不用回,可以和本地人一样实报实销。哪怕是得了大病,也绝对不会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孩子上学也没有其它城市那种高昂的择校费,只要是在学区内,你的孩子就可以拥有和本地孩子一样的上学的权力。

    当然了,港城市就这么大,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幸运的找到工作。有很多人抓住机会,留在了港城市,可也有更多的人带着遗憾离开了这里。

    在这类创业,没有其它地方来自各个方面的推诿,刁难,勒索,只要你合法经营,照章纳税,你会深刻感觉到生活在这样一座城市里的幸福和自豪。

    老陈本命陈光华,来自华夏著名的曾经的商业大省徽*州省。往前推一百年,说起徽商,绝对是鼎鼎大名,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那里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城市。但是徽州的商人天分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开始迸发了。

    老陈就是那个时候离开农村老家,从一个走街窜户的小商贩开始,用了五年时间就拥有了自己的贸易公司。

    他选择的是但是极为小众的一个行业,葡萄酒行业中的酒石酸生产。并且几乎就是全华夏唯一的一家专业利用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酒石来生产酒石酸氢钾的企业。

    如今,他每年几乎都有小半年的时间是在港城市度过的。因为这里不仅是全中国第一瓶干红的诞生地,还是国内最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基地。

    港城市通过各种方式,在辖区内建立了超过三百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其中有隶属于华夏中粮的大型生产企业,也有来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传统葡萄酒生产旧世界的老牌酿酒企业,也有很多跟本地人的小作坊小企业。

    每年十几万吨的产量给老陈带来了大量的商机,三四块钱收购这些企业晾晒干的酒石,拉回自家企业,经过一些列的处理,变成酒石酸氢钾再卖给这些企业,其中的利润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百五!

    而且,这里的人和这里的企业都非常的讲诚信,绝对不会出现其他地方那种坑蒙拐骗,故意欠钱不还的事情。

    更令他满意的是当地政府绝对没有如今在其他地方非常普遍的吃拿卡要的现象,这无疑让很多和老陈一样的外地生意人更加看好这里的发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