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跟着精神走-《超级电力强国》


    第(3/3)页

    除了太年轻以外,其它地方做的都很不错。

    谈一谈吧。

    就这样,在张逸夫不在的日子里,向晓菲陷入了各种扯皮之中。

    二修厂的承包事宜,无非两点——钱,人。

    钱你给多少?

    人你管不管?

    向晓菲按张逸夫提前嘱托好的进行谈判——

    钱,每年交局里十万,不能再多了,我这边也冒着风险呢,这厂子没人敢接。

    人,待业的这帮都可以回来工作,我管工资不管养老,组织关系还是要在电力局。

    如此的条件,对双方其实都说得过去。

    承包费虽然少得可怜,但这毕竟是个赔钱的买卖,有人肯养那帮闲人就谢天谢地了。

    至于人,组织关系最好也转到你们那里,别再给我们当拖油瓶了。

    关于这一点,向晓菲还没来得及否决,那边作为二修厂待业人员代表出现的老白就不干了!我们之前还算是公家的人,现在想甩走我们给资本家?没门!

    为了养家糊口,大家可以接受被资本家雇佣的事实,但我们的身份依然是属于国家的,这一点不容退让!

    当然这是脸面话,实际台词是——资本家要是跑了,谁养我们?

    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变迁中,99%的人都不敢赌上自己在组织关系上的最后倚仗,因此只有不到1%的人能捞到真金白银。(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