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关于米尼枪的设想-《战辽东》


    第(2/3)页

    “这是土耳其的原装货,”楚凡随后也上了岸——他总算回答完好奇宝宝纲三郎关于弩炮的所有问题了——一边检查手中的鲁密铳一边对护卫队说道,“我们反复检查过多次,质量非常棒,大家再不用担心炸膛了。”

    说完他手脚麻利地装弹点火,把枪托死死抵在肩头后,瞄准了百步外的一棵老树抠动了扳机。

    “砰”的一声闷响后,鲁密铳铳口冒出了浓厚的白烟,楚凡等不到白烟消散,快步跑到了老树前查看,上上下下找了半天,楞是没找到枪眼,看来是脱靶了。

    楚凡看着那两人多宽的老树正面,心中不禁哀叹道,滑膛枪确实没准头,即便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鲁密铳也一样!

    要想有准头,就必须给枪拉膛线,但拉了膛线的话,如何装弹就是个问题了——鲁密铳装弹可是用推弹杆使劲捅才把铅子儿捅进去的,若是换成了有膛线的枪管,这铅子儿的尺寸该怎么办?

    米尼枪!

    这三个字一下从楚凡脑海中闪过,对,就是米尼枪,历史上黑火*药时代唯一的前装线膛枪!

    这种十九世纪才出现的步枪是因为特制的米尼弹而得名的,米尼弹口径略小于线膛枪内径,弹丸呈饱满的圆锥形,底部凹陷,里面填充了软木,击发时软木受力,撑开铅弹塞满枪膛,这就使得火药的爆炸力能全部作用在弹丸上,使其出膛速度大大提高,同时膛线保证了射击的精度远大于滑膛枪,极大改变了陆战的战争形态。

    可惜这种枪生不逢时,发明后不久**就被发现,很快后膛装弹的来复枪便出现了,在射速上远远超过了米尼枪,后者被淘汰理所当然。

    就在楚凡沉思的当口,刘仲文带着护卫队也赶到了他的身边,看到他呆立不动,众人也都静悄悄地陪他站着。

    米尼枪虽好,却是建立在十九世纪法国已经渐渐成型的工业基础之上,现在是十七世纪,中国的铁匠们还在吭哧吭哧抡大锤打铁,哪来的工业基础?想要造米尼枪?做梦吧!

    不过楚凡现在想的是,自己又不需要大批量生产,用手工打制这么百十支米尼枪还是有可能的——百十支足够装备护卫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