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双赢之局-《电影巨匠》


    第(2/3)页

    哈维尔却发现,巴西贫民窟的生活对于北美来说没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两个世界,他的报道开始逐渐朝“上帝之城”剧组的拍摄进程发展,着重体现出剧组在这里拍摄的情况和过程。一开始,哈维尔更多是以记者的视角去报道、去阐述;但很快,哈维尔就改变了角度,他更多是以一个普通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去体验、去记录。

    这是哈维尔多年以来,第一次离开了“记者”的身份,真正去享受报道真实、记录事实的快乐,这让他恍惚之间又回到了大学时光。

    哈维尔的这一举动意外地为博客吸引了目光,不仅因为哈维尔逐渐揭开了电影剧组的神秘面纱,还因为哈维尔彻底融入了“上帝之城”剧组,与这个独立剧组深入到贫民窟、深入到当地居民的生活,面对困难、迎接挑战、处理危机,展现出了“上帝之城”剧组内外的所有风采,还有巴西的异域风情。出人意料的是,巴西贫民窟的生活也逐渐赢得了更多人瞩目的视线。

    在最开始的三天时间里,哈维尔的博客是没有任何访客的;在前十天,也仅仅只有数百人而已,冷清地几乎像是真正的日记——只有哈维尔自己和自己对话。但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博客的浏览人数开始增多,在最近五天时间内迎来了大爆发,目前浏览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万,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奇迹。

    特别是三天前,为了纪念九一一事件,哈维尔专门撰稿表示了纪念,那篇日志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这也是哈维尔第一次真正深入“上帝之城”这部作品的灵魂,去探讨这片贫民窟存在的问题,以及世界贫穷落后所导致的犯罪。他将自己一个月以来的见闻,自己对原著小说和改编电影的看法,以及和兰斯接触过程中的感触,全部都表达了出来。

    仅仅是这一篇博文,在三天时间内就赢得了二十万的阅读量。着实惊人!

    更为夸张的是,伴随着哈维尔博客的强势崛起,“上帝之城”这部还在拍摄之中的作品就已经成为了热议话题。“神之城”原著小说在短短两周之内销量就上升了十三万本,成功地跻身到各大书店销量榜单的前十名行列;而“上帝之城”的讨论热度、期待热度都已经远远超出预期,“旧金山纪事报”的报道已经算是落伍了,有一些电台节目在直播过程中,早就对这部作品展开了讨论。

    这在互联网出现以前,绝对是难以想象的结果!

    “今天上午出发之前,我的编辑来电话了。”哈维尔把笔记本电脑放好,转头看向了马丁。马丁愣了愣,似乎已经预料到哈维尔接下来的话语,眉宇之间的喜悦就迫不及待地涌现了出来,“他说,我三天前那篇报道,将会刊登在今天这一期的‘纽约时报’上,整个版面!稿费已经打到我账户里了。”

    “耶!太棒了,这真是太棒了!”马丁开心地握紧了拳头,差一点就要失声,但在哈维尔提醒的视线之下,他还是控制住了情绪。马丁可不会忘记,这里是剧组,如果他们破坏了剧组的拍摄,兰斯会毫不留情地直接把他们赶出剧组——他们亲身体验过一次如此待遇。

    比起马丁来说,哈维尔倒显得十分镇定,他梦寐以求的机会就这样到来了,可是却没有想象中的亢奋和激动,“他还说,如果接下来我的稿子都能保持如此质量,报纸会考虑继续不定时刊登,算是一个非正式的专栏。”即使是这样天大的好消息,哈维尔还是十分淡定。

    马丁也意识到了哈维尔的冷静,他拍了拍哈维尔的肩膀,“怎么了?这是好消息,你为什么看起来一点都不开心,是不是还有什么附加条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