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筷子博物馆-《都市藏真》


    第(3/3)页

    另外,他还收藏了几百种筷笼、筷盒、筷枕。

    这些筷子摆在一起,就像是在默默地诉说着筷子的变迁史。

    比如有一件细长的景泰蓝材质的长筒,筒身刻着满族和蒙族的文字,上端是一个盖子,下端缀着玉坠。

    把盖子打开,里面是一副银质筷子和一把匕首,两只筷子由细细的银链相连,把银链拆下,竟然还有玄机。

    原来,筷子中空,银链两头各连着一根牙签,藏于筷中,方便饭后剔牙。

    “这种筷子是清代的,满族和蒙族吃饭原本不用筷子,都用刀,因为他们是游牧民族,后来他们进了北京城,皇家贵族吃饭用刀有损于他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就想出一个办法,把刀和筷子组合在一起,刀只是作为老祖宗的纪念品保留,吃饭的时候用筷子。”

    另一套蒙古族贵族使用的筷子用具则更为复杂。

    这是一个长约30厘米、直径5厘米、外面包裹着鲨鱼皮的圆筒,里面有象骨制作的筷子两副,叉子两把,勺子、漏勺各一把,一把刀,一把镊子。

    另外还有两个银质小碟和两个小酒杯,圆筒可以用皮带拴在马背上。

    蒙、古大草原地广人稀,有时几百里碰不到人家,有了这套餐具,沿路吃饭就不用发愁了。

    老人还是为数不多的对自己的藏品很有研究的藏家,他不仅撰写出版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箸文化专著、等八部著作,部分著作还出版了英文、日文和法文版。

    筷子毋庸置疑是中国发明的,但究竟是何时发明的呢?

    根据老人的考证,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筷子出现在商朝。

    “中有‘纣始为象箸而箕子怖’,纣王是商代末年的君主,他把大象打死以后  ,把象牙锯下来做筷子,显示他大王的豪华气概,这是我们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双象牙筷子,但这并不是中国的第一双筷子,筷子的雏形则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出现。”

    “在里,只有‘箸’而没有‘筷’,是因为当时这种民间自发的改变,还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所以没有收入进字典。

    同时,在中有“筷”也有“箸”,可以证明当时中国对筷子的称呼正在变化之中。”

    从2000年前后起,老人这间位于文化路的“筷子博物馆”开始免费开放,并一直坚持至今。

    在这超过13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收过费,这耗费了老人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但他认为,一直坚持下去的原因,就是不能放弃宣扬筷子文化。(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