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精品-《都市藏真》
第(2/3)页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沉船所处位置多属沙石质海底,这种地质结构的海底一般比较坚硬致密,遇难船只的船体结构直接接触到海床导致破碎。
古代船舶的肋骨、舭骨、隔板等构件,大多是由不同形状的铁钉以及粘合物相连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失去作用,今天我们从一些古沉船的上方俯视的话,看到的是一个散落摊开的,以龙骨为中心的正投影平面解体船型。
所以,在沉没过程中,瓷器一部分倾倒到船外,直接散落在海床上面,遗留在船体内的瓷器。随包装材料的分解,也会直接暴露在海水当中,这种情况在地中海、阿拉伯海等海域尤为常见。我国的南海西沙、南沙海域等处亦属此类情况。
由于潮汐作用,裸露的瓷器会受到两次高氵朝、低潮的海水冲击,器物与海沙不断摩擦,造成表面的釉面的打磨,最后完全失去光泽,触摸时手感非常粗糙。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沉船被掩埋在深厚的海泥之下,仔细考察我国的沿海地理。可以发现从北到南依次有辽河、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等大江大河注入,这些内陆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入海。不仅造成了海水的混浊,同时在大陆架上形成厚厚的泥土层。
船只沉没后,海底淤泥会形成向下的吸力,再加上自身重量的作用,船体通常是被掩盖在海底平面以下数米,直到接触到致密的泥沙层,才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瓷器运输上船时通常是有木箱、竹筐甚至象缸、瓮等大件陶瓷品作为外包装的,与前者直接散落海床表面不同,瓷器受到了更好的保护。
在我国沿海已经发现的古代沉船中,南海1号宋代沉船、福、建平、潭碗礁清代沉船,都是这种类型,上世纪80年代韩国发现的木浦新安宋代沉船也与之类似,这些沉船当中的瓷器受到包装物和海泥保护,实际上处于一种隔绝封闭的环境。
这类器物一般是当时生产后直接上船,没有任何使用过的痕迹,釉面亦无丝毫磨损,给人的感觉如同新制仿品,出水后灿然如新,很难相信已被掩埋了数百年之久。”
“你是说,现在发现的这批瓷器,也是因为这种情况保存下来的?”柳絮虽然在认识韩孔雀之后,读了不少关于古玩鉴定等方面的知识,不过她并没有深入研究,所以也就知道一些皮毛。
韩孔雀点头道:“这几件都是这种情况下保存下来的,所以看着崭新如故,但不是所有的瓷器都那么好运,也不是所有的瓷器都有那种待遇,所以你们看,这件就不同。”
说着,韩孔雀拿起一件青花扁壶,看到柳絮和韩荣华的视线,全部被吸引过来了,韩孔雀才道:“这是一件脱了盐的青花瓷完整器,它之所以保存的这么好,就因为它是瓷器,也因为它所处的环境很好,虽然没有受到破坏,但沁泡了海水。
无论何种质地的器物,在海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一般都会对其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除去黄金类制品比较耐腐蚀外,一般银、铜、铁、锡等材质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变得难以保存,许多金属制文物刚刚出水时的断面灿然如新,但接触空气后很快就被氧化,最终成为粉状。
瓷器的状况略有不同,但也存在一些难题,目前,最简便可行的就是用不断降低含盐量的方式进行置换,不过,最后仍然需要用淡水浸泡或喷淋,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做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