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沉香树林-《都市藏真》


    第(2/3)页

    沉香树喜土层厚、腐植质多的湿润而疏松的砖红壤或山地黄壤,多生于山地雨林或半常绿季雨林中,这些条件也都合适,所以这里生长一片沉香树好像很正常。

    这里生长着一片沉香木很正常,但不正常的地方自然也有,这里的沉香树长的十分不理想,可以说东倒西歪,没有一棵是正常的。

    如果说一两棵歪脖子树,或者是有一两棵被破坏了,还有点可能,可这里被破坏的也太严重了吧?

    韩孔雀看着那些好像被飓风肆虐,东倒西歪,乱七八糟,互相交砸在一起的沉香树,怎么看怎么感觉不正常。

    当然,韩孔雀不是闲的蛋疼,关心阿三国的森林破坏程度,他是在担心自己的钱包。

    因为受到破坏的沉香树,加上这里的半沼泽环境,简直就是一个制造沉香的天然工厂啊!

    要知道受到了伤害之后的沉香树,可是能够产生沉香的。

    沉香结于沉香树,但是一棵健康的沉香树,是不会凭空产生沉香的,必须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受到创伤,如遭受雷劈、强风吹折或者兽虫啃咬、人为砍伐等形式受创后,出于植物的本能会分泌树脂(也是一种抗体)来弥补创口。

    而这期间,沉香树的创口部,恰巧被一种叫做黄绿墨耳真菌的微生物所感染,这种真菌为了在树体中顽强生存,就会做逆境代谢,是一种奇妙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

    树本身的抗体类物质和侵入树体内的黄绿墨耳真菌等物质,混合在一起,渐渐就产生了一种叫做“苄基丙酮”的化合物,随着生化过程的深入。继而又形成了倍半萜和色酮类化合物,而这两大类化合物质混合后的产物就叫“沉香”。

    也可以说沉香是沉香木被真菌侵入寄生,并开始自身抵抗侵袭而分泌出的一种树脂,相当于树木本身的一种"免疫力"抵抗过程。然后经过多年沉积下来的一种复合体。

    它既不归属于木材。也不归属于真菌类,属于木学与真菌学的边缘学科。类似于虫草.因此它既是一种珍贵药材,也是木雕工艺品的顶级木材,如今已非常稀少。

    沉香的产地多为东南亚和印度洋等岛国,生长年限多在100~1000年。在阿三国虽然也有,不过并不多见。

    形成沉香外部诱因通常有三种:一种是被虫蛀,导致树木渐渐死亡,这样形成的沉香叫“虫漏”,或者叫“蚁沉”。

    再就是遭遇自然灾害,如雷劈,泥石流。塌方等,导致树木折断,然后被土掩埋,或者被沼泽淹没。前者叫“土沉”,后者则叫“水沉”。

    如果没有天灾,那**也算,沉香树在生长期间,被动物或人为折断,然后长时间被土掩埋或沼泽淹没,形成的沉香也叫水沉或者是土沉。

    若该沉香木遭遇以上三种情况,开始结出沉香,但树木并没有致死,而是继续存活下来,后来把结出沉香的部分开采下来,这一类叫做“活沉或者生结”。

    相反,若树木死亡后得到了足够时间的醇化,则叫做“死沉。熟结”。

    “倒架”归属于死沉,是树木死亡后结香,并且在原地经过的成百上千年的日晒雨淋,最终变的奇香无比。

    因为结香的原因,所以沉香本身并不会腐烂。

    不管是那种情况,韩孔雀发现的这一小片在小型沼泽附近的沉香树,都有很大的可能出现沉香。

    所以,他也顾不得去寻找那两头大象了,传说中的象墓还不知道有没有,但这里的沉香可不会假,还是把眼前的利益弄到手再说。

    经过韩孔雀认真观察,他很快就有了收获,这块“沉香”是来源于一棵老沉香树的树头,这样的沉香是最容易采集的,由于沉香树的木质十分疏松,所以韩孔雀用一把小刀,一挖,就被他轻易弄下来了一块。

    去除了外面的一些木质,暴露出一块乌黑的木块,看着手里的硬木块,这就是沉香了,这块沉香虽然不大,但有丰富的油质。

    看着树上还有不少,韩孔雀把它大块大块地凿下来,再精心将无油质部分铲去,留下油质部分。

    因为油脂含量多,凝香密度大,木质坚硬,所以下水即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种树脂被称为“沉香”。

    逛了一大圈,韩孔雀把周围所有沉香树全都看了一遍,能够轻易采集到的沉香,也就只有那么一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