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拨花生-《仙家农女》
第(2/3)页
稻子割下来后,首先要脱粒,就是把稻谷从禾杆上分离下来,古代没有脱粒机什么的,这道工序只能靠人力完成,用力的甩打使得稻谷落下来,说起来也是一项体力活。
脱粒后,选出一些饱满的稻粒发秧,其余的都要晒干筛掉干瘪无用的稻谷,这才能用来交税,否则是要受罚的,自是留给自家吃的也是需要晒干的,否则会发霉出芽,这就不能吃了。
就是脱完稻粒的禾杆草也是不会丢的,而是捆成一束束晒干后放起来,既可以用来引火,也可以冬天时铺在鸡窝猪圈及地里保暖,就是冬天穿的夹袄、盖的被子穷苦人家都是选些细柔些的禾杆草填在里面好保暖,反正用处大着呢,因此家家户户院子里都会叠起一个禾垛子。
所以就算稻子割完了,家家户户还是忙忙碌碌的,谁家也没得闲,而等这一茬的稻子整好了,交了夏税后,又要准备秋种了,因而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农家最忙碌的时候了。
不过帮大爷爷家割完稻子后,寒家的下人却没办法再去帮着干其他的活了,因为寒家那七十亩的花生要收了。
其实花生一般六月中下旬就能收了,只是寒家的这几十亩花生下种的时间到底晚了一些,所以拖到了七月才来收。
因为村子里的农忙还没过,秀娘也没要林子那些长工回来帮忙,而是把自己家能用得上的劳力全组织了起来,一起去拨花生。
当然像梁娟、刘家媳妇这些要负责织布的女子并没下地,免得手弄粗了,影响织布的质量,就是大丫几个年轻的小姑娘也没让去,与其让女儿下田弄得粗手粗脚,秀娘更愿意让她在家里学织布。
倒是寒初雪秀娘没能阻止,只得随她了。
于是到了寒家收花生的这一天,全家老少,除了织布的那几个和还不宜操劳的秀娘,全都到地里来了,由两个老把氏丁老汉和贺老汉稍作了分配,男人负责拨花生,女人负责装入竹箕里,然后提到田基上,转移到侯在那边的驴车上,等装满后,便拉回家,堆在前院,等那边积下一堆花生后,便分几个女人回去摘花生,争取当天拨出来的花生,当天处理好。
很快一群人便热火朝天的忙开了。
第(2/3)页